[实用新型]固体绝缘柱上真空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2022.2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文化宾;张明志;王毅;邹积岩;廖敏夫;段雄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绝缘 真空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中的配电开关设备,具体是一种固体绝缘柱上真空开关。
背景技术
在配电网中,架空线路是将开关安装在电线杆上,此类开关称之为柱上开关,目前,多种柱上开关在配电网内得到使用。随着电力系统发展及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架空线路全绝缘化是发展趋势,目前,采用金属封闭的小型化柱上真空开关在得到大量的推广和使用,但是,现有的金属封闭的小型化柱上真空开关由于内部空间小,采用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以增强内部的绝缘强度,这对金属壳体的密封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容易出现因SF6气体泄漏而引起绝缘故障。另一方面,SF6气体是温室效应气体,其泄漏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使SF6气体绝缘真空开关设备的使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绝缘安全性好、运行可靠、环保性好的固体绝缘柱上真空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固体绝缘柱上真空开关包括有一个金属的箱体,箱体内并排设置有三相极柱;所述极柱包括有绝缘筒体、固封在绝缘筒体内的真空灭弧室、位于绝缘筒体内并分别与真空灭弧室动触头和静触头连接的出线导体、位于绝缘筒体内腔中的用来驱动动触头动作的绝缘拉杆;所述箱体的前、后壁板上各安装有两相弯出线套管和一相直出线套管;所述直出线套管和弯出线套管均由绝缘套和位于绝缘套中心的导电杆组成,直出线套管和弯出线套管的一端位于箱体内并与所述极柱端部连接,直出线套管和弯出线套管的另一端位于箱体壁板外侧,直出线套管和弯出线套管的中部固定安装在箱体壁板上;所述直出线套管与中间的一相极柱连接,其中心线为直线;所述弯出线套管与两侧的两相极柱连接,其位于箱体外侧部分的中心线向远离直出线套管的方向弯曲。
所述直出线套管和弯出线套管的绝缘套端部通过外锥面与极柱的绝缘筒体端部的内锥面配合连接,导电杆与极柱的出线导体连接。
所述绝缘套与绝缘筒体配合的锥面之间垫有硅橡胶绝缘层,以提高配合部分的密封绝缘性。
所述绝缘套中部通过安装法兰安装在箱体壁板上,安装法兰的安装面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极柱内的真空灭弧室一端的静触头与同一端的出线导体连接,另一端的动触头通过软连接与同一端的出线导体连接;所述绝缘拉杆由位于中部的绝缘体和位于绝缘体两端的连接嵌件组成;绝缘拉杆与绝缘筒体之间连接有环状的柔性密封垫,柔性密封垫的外圈和内圈分别通过固定法兰和垫片压紧密封连接在绝缘筒体后端面和绝缘体后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现在:1、箱体内部通过绝缘套和绝缘筒体对各相极柱和出线套管的导体部分进行包覆,保证了内部的较高的绝缘能力,同时避免了采用SF6气体绝缘而带来的环保问题;2、与SF6气体绝缘相比,固体绝缘降低了对箱体的气密性要求,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也方便了安装和维护,同时降低了成本;3、通过柔性密封垫对固封极柱绝缘筒体的后端开口进行密封封闭,避免了水气进入极柱内腔,有效防止了凝露产生,提高了绝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出线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弯出线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柱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柱与直出线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固体绝缘柱上真空开关包括有一个金属的箱体1,箱体1内并排设置有三相极柱2;所述极柱包括有绝缘筒体21、固封在绝缘筒体内的真空灭弧室22、位于绝缘筒体内并分别与真空灭弧室动触头和静触头连接的出线导体23、位于绝缘筒体内腔中的用来驱动动触头动作的绝缘拉杆24;所述箱体1的前、后壁板上各安装有两相弯出线套管3和一相直出线套管4;所述直出线套管和弯出线套管均由绝缘套T和位于绝缘套中心的导电杆D组成,直出线套管3和弯出线套管4的一端位于箱体内并与所述极柱端部连接,直出线套管3和弯出线套管4的另一端位于箱体壁板外侧,直出线套管和弯出线套管的中部固定安装在箱体壁板上;所述直出线套管3与中间的一相极柱2连接,其中心线为直线;所述弯出线套管4与两侧的两相极柱2连接,其位于箱体外侧部分的中心线向远离直出线套管的方向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未经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2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空气加湿器的设计
- 下一篇:防滑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