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吸式氧化制备ADC发泡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1872.0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贤;魏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C07C28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制备 adc 发泡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反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氧化制备ADC发泡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ADC发泡剂的生产均采用单釜生产方式,及联二脲与水、催化剂混合成浆料用泵打入带列管、搅拌的反应釜内,再把氯气加压到一定的压力通入反应釜底部,连续通氯气鼓泡进行反应,或直接在釜内滴加氧化剂,尾气通过尾气处理塔分别吸收HCl和氯气,产生大量的废液。上述反应存在如下确定:1、如果采用氯气氧化,由于要克服釜内液位差,必须要经过氯气压缩,这样就必须匹配氯气干燥等工艺过程。工艺流程复杂,安全性差,且氯气的干燥,压缩工艺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人工,运行成本很高,同时还提高了投资成本。2、氯气或其他氧化剂通过鼓泡、滴加等方式加入到反应釜内,只通过釜内搅拌进行分散,分散效果差,传质慢,反应速度慢。3、釜内通过盘管换热,反应釜内温度梯度差别较大,造成产品粒径分布宽,质量下降。4、反应过程需要一直保持微负压状态,会造成大量的催化剂溴溢出,导致在反应中后期副反应增多,影响产品质量。5、尾气风机抽出的尾气经过水、烧碱等的吸收后,产生大量的废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吸式氧化制备ADC发泡剂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釜外循环,利用增加釜外换热器并创新性的采用文丘里管吸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是一种创新,目前,未见采用文丘里原理把氧化剂吸入到反应体系内的相关报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自吸式氧化制备ADC发泡剂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在反应釜中设置有与动力装置相连接的搅拌器;所述的反应釜的放料管A通过循环泵与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换热器的输出端一路与放料管B相连接,另一路与文丘里管的输入端相连接,文丘里管的输出管延伸到反应釜内,釜内上层气相管道的一端延伸到反应釜内的上部位置,釜内上层气相管道的另一端与文丘里管的输入端相连接,通过料浆在文丘里管内流动产生的负压把反应釜内顶部上层气相重新吸入反应体系并进行反应;氧化剂输入管与文丘里管的输入端相连接,通过文丘里管吸入氧化剂。
所述的反应釜中设置有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构成冷媒循环。
所述的反应釜通过尾气处理管与尾气处理系统相连接。
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安装位置高于反应釜液面。
所述的循环泵与换热器之间的循环管上设有取样口。
所述的氧化剂输入管上设有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文丘里原理,可以把氧化剂吸入反应体系内,氯气等氧化剂可以不用增加,可以直接采用电解槽出口的湿氯气进行反应,可以不经过氯气干燥、压缩等工艺过程,减少投资,降低能耗,减少成本。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气体或液体形态的氧化剂,包括双氧水、氯酸盐水溶液等,适用范围广。3、由于采用文丘里吸入,通过文丘里管、釜内搅拌器、循环泵等多次强制分散,氧化剂在反应体系内分散效果好,分散均匀,传质快,反应速度快,可以提高生产效率。4、采用釜外循环的方式,消灭了釜内搅拌死角,避免了反应不彻底的情况发生。5、通过外接换热器,减小了反应体系内温度梯度,有利于生产高质量的产品。6、通过釜顶气相部分的吸收回用,减少了催化剂的损耗,减少了反应中后期的副反应的发生。7、反应过程中不需要连续抽尾气,减少了废水排放。8、操作过程简单,操作面干净,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反应釜1,冷媒进管2,冷媒出管3,放料管A4,循环泵5,文丘里管6,釜内上层气相管道7,换热器8,放料管B9,搅拌器10,尾气处理管11,氧化剂输入管12,取样口13,止回阀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将帮助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1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停车位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烟软嘴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