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印刷电路板结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1352.1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3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马雄斌;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印刷 电路板 结构 以及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与硬质印刷电路板相比,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具有易于弯曲等优点,所以,柔性印刷电路板用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成像装置、数码相机、空调或者洗涤机之类的多种电子装置的液晶显示模块,
以连接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栅极驱动集成电路和源极驱动集成电路。
在液晶模组的制造过程中,主要包括主FPC和灯条FPC,其中,主FPC对应于液晶模组的控制电路,而灯条FPC对应于液晶模组中的背光单元的背光源电路。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模组的正面示意图,其中,正面为具有屏幕的一面,背面为背离屏幕的一面。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的一端连接TFT(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屏幕140,其中,TFT屏幕140位于框架130的正面130B。如图2所示,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的第一面110A用于与框架130的背面130A进行固定,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的第二面110B用于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进行连接,一般的,通过焊条150,对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进行拉焊连接,实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的电信号导通。
在现有技术中,对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进行拉焊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在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反折前,对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进行拉焊连接,如图2所示,即先进行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进行拉焊连接,再将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的第一面110A固定于框架130的背面130A。然而,该方式在拉焊的过程中,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从而造成拉焊不良。针对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位置偏移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定位治具对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进行定位,但需要针对不同的液晶模组单独制备专用的定位治具,增加生产成本以及产品开发的过程;
另一种是在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反折后,对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进行拉焊连接,如图3所示,即先将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的第一面110A固定于框架130的背面130A,再进行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的拉焊连接。然而,采用该方式进行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与框架130固定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仍处于展平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再进行主柔性印刷电路板110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的拉焊连接,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120的位置更容易发生偏移,并且定位治具亦不能起到较好的定位效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结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固定主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相对位置,以方便进行拉焊连接,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结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固定主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相对位置,方便进行拉焊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结构,包括:
主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用于与一框架固定的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与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连接的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
双面胶带,具有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粘贴于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框架通过所述第一部分粘贴固定,所述第二部分弯折后粘贴于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灯条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双面胶带的第二部分粘贴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双面胶带还具有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一第一弯折线和一第二弯折线将所述双面胶带分为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弯折线和第二弯折线相平行;
所述双面胶带沿着所述第一弯折线弯折180°,所述第三部分粘贴于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
所述双面胶带沿着所述第二弯折线弯折180°,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伸出,并粘贴于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弯折线为一对平行线,所述平行线之间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1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更换式公路耐候伸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系列通信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