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复合输氧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6726.0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8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法红;张玉栋;李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法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复合 输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呼吸内科用复合输氧管头。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氧气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人体的氧气供应,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
在输氧过程中,需要用到输氧管,目前的输氧管过滤能力差,改型的过滤性输氧管也没有考虑管路消毒和输氧压力不稳定的问题,并且由于供氧管与输管管之间的连接采用普通插接头,牢固性不足,临床上经常发生管路连接断开的问题,需要进行创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复合输氧管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呼吸内科用复合输氧管头,包括输氧管、吸氧管和供氧管,所述输氧管前端连接有消毒接头,后端通过密封件连接供氧管,输氧管上设有过滤球囊,过滤球囊内填充有过滤药棉,过滤球囊与消毒接头之间设有减压阀,消毒接头与两根吸氧管连通,内部设有消毒药棉。
所述密封件包括套管、设于输氧管端部的外螺纹、设于供氧管端部的卡环和设于套管内壁末端的卡箍,套管内壁前端设有与外螺纹相适匹配的内螺纹。
所述供氧管前端为管径逐渐减小的变径管头,变径管头与输氧管末端插接。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消毒、过滤双重结构设计,解决供氧压力不均的问题,采用密封连接件连接输氧管和供氧管,避免输氧通路连接意外中断,使用方便,稳定可靠,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输氧管(1)、吸氧管(4)和供氧管(8),所述输氧管(1)前端连接有消毒接头(3),后端通过密封件连接供氧管(8),输氧管上设有过滤球囊(2),过滤球囊(2)内填充有过滤药棉(7),过滤球囊(2)与消毒接头(3)之间设有减压阀(5),消毒接头(3)与两根吸氧管(4)连通,内部设有消毒药棉(6)。
所述密封件包括套管(9)、设于输氧管(1)端部的外螺纹(10)、设于供氧管(8)端部的卡环(12)和设于套管(9)内壁末端的卡箍(13),套管(9)内壁前端设有与外螺纹(10)相适匹配的内螺纹。
所述供氧管(8)前端为管径逐渐减小的变径管头(11),变径管头(11)与输氧管(1)末端插接。
使用时,供氧管(8)前端的变径管头(11)插入输氧管(1)末端,向前推动套管(9),使套管(9)内壁的内螺纹与输氧管(1)末端的外螺纹(10)螺接,套管(9)在卡环(12)和卡箍(13)作用下实现对供氧管(8)、输氧管(2)的密封套接。
输氧过程中,过滤球囊(2)内的过滤药棉(7)用于对氧气的过滤,消毒接头(3)内的消毒药棉(6)用于对管路氧气的消毒和加湿,减压阀(5)采用弹簧机件,在输氧管路压力过大时,自动排气调压,避免了对患者呼吸道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法红,未经王法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6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负反馈闭环系统的高楼逃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皮内注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