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玻璃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5114.X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1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宏斌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2462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玻璃 生产线 | ||
1.一种自动化玻璃生产线,包括至少一条流水线和为各流水线提供熔料的熔液分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央计算机,与各流水线和熔液分料系统连接以根据产品规格调整各流水线和熔液分料系统并获取相应的运行参数,设有记录并于需要时调取所述运行参数以适应于相应产品的存储器;
至少一个流水线控制板,各个并行的流水线控制板分别与中央计算机连接并根据中央计算机提供的运行参数控制相应流水线的运行;
旋转编码器,与中央计算机连接并根据中央计算机提供的运行参数控制熔液分料系统的分料,与流水线控制板连接并提供角度位置信号作为控制流水线运行的信号基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单片机控制板,流水线控制板和旋转编码器通过单片机控制板与中央计算机连接以便所述单片机控制板根据中央计算机传送的关于运行参数的信息来控制旋转编码器和流水线控制板的输出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计算机、旋转编码器、单片机控制板、流水线控制板通过总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为RS-485总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频器,与总线连接并由单片机控制板控制运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为控制分料的分料变频器、控制递送的推递变频器、控制输送的输送变频器和/或控制网带的网带变频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的信号采集电路和/或所述流水线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电路设有光耦电路,所述光耦电路包括:
一个三极管型光耦合器Q1,接收该旋转编码器的信号采集电路或所述流水线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入端IN的输入信号,该三极管型光耦合器Q1的集电极连接节点P;
一个三极管V1,该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该三极管型光耦合器Q1的发射极,该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该节点P,该三极管V1的发射极接地;
一个电阻R3,串联于该旋转编码器的信号采集电路或所述流水线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OUT与节点P之间;
一个稳压二极管VD1,负极连接该节点P,正极连接该旋转编码器的信号采集电路或所述流水线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电路的VCC端;
一个电阻R2,串联于该稳压二极管VD1与该VCC端之间;
一个整流二极管D1,正极连接该节点P,负极连接该VCC端,与稳压二极管VD1和电阻R2并联;
一个电阻R1,串联于该旋转编码器的信号采集电路或所述流水线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电路的VDD端与该三极管型光耦合器Q1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VCC端为+24V,VDD端为+5V,该稳压二极管VD1为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该三极管型光耦合器Q1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三极管,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该输入端IN,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R1连接VDD端,该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构成该三极管型光耦合器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控制板设有用于对其工作地址编码进行设定的地址编码开关以控制其对总线上传送的指令、数据的响应与否;各流水线控制板设有用于对其输出控制通道进行扩展的多位锁存器;所述输出控制通道均设有独立的光电耦合器以消除控制过程中的干扰让系统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宏斌,未经马宏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51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