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结构的气缸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7346.0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童向荣;马文亮;李慧军;由毅;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结构 气缸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气缸套,特别是一种用于铸铝缸体的气缸套。
背景技术
气缸套是构成气缸的一部分,气缸套起到密封、热传递及形成滑动面等作用,用于汽油发动机的气缸套通常铸造在气缸体中,是构成发动机气缸内部的重要部件,传统发动机的铸铝气缸体预铸气缸套为筒形壁面,气缸体在铸造前会先把气缸套放置在圆柱形的固定柱上,铸铝液包裹气缸套,最后固定柱从气缸套内抽出。由于气缸套和固定柱都是圆柱形的,固定柱在安装、抽出时与气缸套内壁存在间隙,铸铝液在压力作用下会流入到间隙中,在固定柱上产生铝皮,在下次铸造时,气缸套会把铝皮刮到固定柱的底部,在铸造时使缸体上表面产生疏松,严重影响气缸套毛坯铸造质量。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645749U)公开了一种气缸套,该气缸套中部镂空,气缸套的一端外壁上设有支撑环,在支撑环处的气缸套内壁上设有凸起的刮碳环,所述气缸套镂空部位的内壁上设有一层抗磨环。该专利通过设置刮碳环,提高对气缸套内部杂质的清理,提高气缸套的使用寿命,但是该结构需要额外设置刮碳环,工序繁琐,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结构的气缸套,它结构简单、铸造方便,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件的毛坯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结构的气缸套,用于设置在具有锥度的安装柱上,包括中部镂空具有圆形通孔的缸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体的内壁面制有与安装柱锥度相同的锥面,所述缸套体的外壁面设置有螺纹旋线。
本技术方案中,加工时用于安装缸套体的安装柱的外壁具有锥面,缸套体内壁面的锥角与安装柱的锥角相同,锥向相反,缸套体与安装柱的结合面无间隙,因而不会产生铝皮,在缸套体下次安装时,也不会将铝皮铝刮积到安装座底部,在铸造时不会在气缸体上表面产生疏松,提高气缸体毛坯质量,缸套体外壁面上的螺纹旋线的机器加工简单方便,螺纹旋线可以消除铸造后安装柱抽出时会对气缸套产生拉动力,同时依靠螺纹旋线的缓冲和均匀分布,使铝缸体均匀热胀冷缩,保证缸套体和气缸体的紧密结合。
在上述改良结构的气缸套中,所述的缸套体内壁面的下部制为锥面,上部为与锥面平滑连接的柱面。缸套体只有部分内壁面制为锥面,在保证缸套体与安装柱无间隙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缸套体珩磨时的加工余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缸套体上下端的通孔的孔径差距过大。
在上述改良结构的气缸套中,所述的锥面与柱面的夹角为1~3°。较小的锥面锥角,易加工,并且可以避免缸套体上下端的通孔的孔径差距过大。
在上述改良结构的气缸套中,所述的锥面与柱面的高度比为1:1~1:3。柱面较长,易加工,并且可以避免缸套体上下端的通孔的孔径差距过大。
在上述改良结构的气缸套中,所述的螺纹旋线的个数为1~5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缸套体与安装柱的结合面无间隙,在铸造过程中不会产生多余的铝皮,因而在下一次铸造时,缸套体不会刮积铝皮,缸体上表面不会产生铝皮堆积,即不会导致气缸体上表面在铸造时候产生疏松,可以有效地保证气缸体毛坯质量;2、缸套体外壁面上的螺纹旋线状加强筋即可以提高缸套体的结构强度,又可保证缸套体与气缸体的紧密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缸套体;1a、锥面;1b、柱面;2、加强筋;3、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为一种改良结构的气缸套,包括中部镂空具有圆形通孔的缸套体1,缸套体1的外壁表设置有加强筋2,该加强筋2为一条向外凸起连续的螺纹旋线,缸套体1的内壁面下部制为锥面1a,上部制为柱面1b,柱面1b和锥面1a平滑过渡连接,锥面1a和柱面1b的夹角为2°,高度比为1:1。
参照图3,用于铸造使用的安装柱3具有锥状柱体,安装柱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2°,缸套体1由上往下插在安装柱3上,两由于锥面1a与安装柱3外壁面的锥度相匹配,则锥面1a与安装柱3外壁面的结合面无间隙,可以保证铸造过程中不会产生多余的铝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7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