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27246.X | 申请日: | 2013-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薛继连;贾晋中;曹广河;孟宪洪;陈东平;袁其刚;唐磊;顾青;丁捷;常卫军;马欣;吴龙发;何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B61K9/04;B61K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货运 重载 铁路 综合 检测 列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机车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
背景技术
目前, 随着货运重载铁路运量的迅速增长,列车密度越来越快,给线路、接触网等行车设备的检查、养护、维修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运输生产与设备维修的矛盾凸显,行车安全与设备维护矛盾加大;现有技术中对线路路基道床、钢轨、供电设施以及路边设备等基础设施的检测都是在不同的检测车上进行的,然后再将各种检测车的检测结果汇总到一起进行分析;这种检测方式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列车及线路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使其能对重载铁路线路及设施进行快速、全面、准确的综合检测,以提高对线路及设施的检测效率,增加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实用新型任务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所述的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包括有车体和用以对线路及设施进行检测的检测系统;所述的车体为三个: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和第三车体;三个车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以牵引车辆在钢轨上运行的车钩缓冲装置,且相邻两个车体之间设置有用以通道的风挡;所述的第一车体上安装有用以为车辆及检测系统提供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所述的柴油发电机组为两个: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和小功率柴油发电机组;所述的检测系统包括有钢轨探伤系统、无线场强检测系统、路基道床检测系统、隧道限界检测系统、轨道检测系统、综合检测系统、线路巡检系统、接触网检测系统、红外轴温检测系统和信号检测系统;所述的钢轨探伤系统安装在第三车体上,所述的钢轨探伤系统包括有轮式探伤设备和信号处理系统;所述的轮式探伤设备安装在第三车体的构架上;所述的信号处理系统安装在第三车体内;所述的无线场强检测系统安装在第三车体上,所述的无线场强检测系统包括有场强计、场强测试信号处理分配器和测试控制主机;所述的路基道床检测系统安装在第三车体上,所述的路基道床检测系统包括有探地雷达和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所述的探地雷达安装在第三车体的底架上;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单元位于第三车体内;所述的隧道限界检测系统安装在第三车体内,所述的隧道限界检测系统包括有安装在第三车体端部的激光扫描传感器、设备采集箱和位于第三车体内的限界处理服务器;所述的轨道检测系统安装在第二车体上,所述的轨道检测系统包括有安装在第二车体构架端部的轨道几何检测设备、钢轨断面检测设备和波浪磨耗检测设备;所述的综合检测系统安装在第二车体上,所述的综合检测系统由列车数据网络、定位同步系统和环境监视系统组成;所述的线路巡检系统安装在第二车体上,所述的线路巡检系统由悬挂在第二车体底架上的光源、相机、电气控制箱及安装在第二车体内的中央控制箱、工控机、交换机组成;所述的接触网检测系统安装在第二车体上,所述的接触网检测系统由一套光学几何磨耗测量系统、一套接触加速度和力测量系统以及一套视频监视系统组成;所述的光学几何磨耗测量系统安装在第二车体的车顶上;所述的接触加速度和力测量系统安装在第二车体的底架上;所述的视频监视系统安装在第二车体的车顶上;所述的红外轴温检测系统安装在第一车体上,所述的红外轴检测系统由模拟轴箱、方位尺、激光测距仪、控制柜和工控机以及轴报器组成;所述的信号检测系统由检测设备、机柜内设备和车端连接器组成;所述的检测设备分别悬挂在第一车体、第二车体以及第三车体底架的下部;所述的机柜内设备安装在第二车体内,所述的车端连接器为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一车体与第二车体的连接端、第二车体与第三车体的连接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采用上述技术方方案,能对重载铁路线路及设施进行快速、全面、准确的综合检测,即能够对线路路基道床、钢轨、供电设施以及路边设备等基础设施进行立体动态检测,并将各种基础设施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线路上各基础设施病害的相互关联以及发展趋势,作为对线路设施管理的主要参考依据,用以指导线路维护改造工作;提高了对线路及设施的检测效率,增加了辆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7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推车
- 下一篇:一种快速货车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