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螺旋沉降三相分离离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5335.0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5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梅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锐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20 | 分类号: | B04B1/20;B04B7/08;B04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4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螺旋 沉降 三相 分离 离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特别是一种卧式螺旋沉降三相分离离心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卧螺沉降卸料离心机的工作原理是:悬浮液从进料管连续加入转鼓内,在转鼓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在转鼓内形成环形液池,固体粒子被离心沉降到转鼓的内壁形成沉渣并被螺旋输送器上的叶片推送到转鼓出泥口排出。转鼓的大端法兰盖上设置的溢流孔将澄清液导出至液相出口排出,从而达到悬浮液分离的目的。但是,在需要分离某些颗粒直径分布较广的悬浮液时,不仅要将大颗粒形成沉渣,而且要将液体分成粗颗粒的重液和细颗粒的轻液两部分,现有技术中的卧螺沉降卸料离心机不能实现这种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螺旋沉降三相分离离心机,所述的这种卧式螺旋沉降三相分离离心机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卧螺沉降卸料离心机不能实现重液和轻液分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卧式螺旋沉降三相分离离心机,包括转鼓和螺旋体,所述的螺旋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的转鼓内,螺旋体包括筒体和推料叶片,所述的推料叶片以螺旋方式连接在筒体的外圆周上,转鼓包括有一个进料端和一个清液出口端,其中,转鼓在所述的清液出口端上设置有一个法兰盘,所述的法兰盘的轴心处设置有轴孔,所述的螺旋体的转动轴穿过所述的轴孔,轴孔外侧的法兰盘上沿一个第一圆周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溢流孔,任意一个所述的溢流孔均连通转鼓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的第一圆周外侧的法兰盘上沿一个第二圆周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节流孔, 任意一个所述的节流孔的一端均开口在法兰盘的内端面中,任意一个节流孔的另一端均开口在法兰盘的外圆周面中。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节流孔均各自包括有一个径向孔和一个轴向孔,所述的径向孔的一端与所述的轴向孔的一端连通。
进一步的,转鼓在清液出口端的直径大于转鼓在进料端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颗粒直径分布较广的悬浮液从进料管连续加入转鼓内,在转鼓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悬浮液在转鼓内分为三层,大颗粒沉渣紧靠着转鼓内壁被螺旋体不断排出,粗颗粒的重液相位于转鼓内壁沉渣和轻液相之间,重液相充满节流孔并不断地从节流孔排出;细颗粒的轻液位于最内层,通过清液出口端法兰上的溢流孔不断排出,从而达到三相分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的清液出口端法兰中设置两圈排液孔,内圈为排出轻液的溢流孔,外圈为排出重液相的节流孔,实现了轻液-重液-固体的三相混合物的分离,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螺旋沉降三相分离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卧式螺旋沉降三相分离离心机,包括转鼓1和螺旋体2,所述的螺旋体2同轴设置在所述的转鼓1内,螺旋体2包括筒体和推料叶片8,所述的推料叶片8以螺旋方式连接在筒体的外圆周上,转鼓1包括有一个进料端和一个清液出口端,其中,转鼓1在所述的清液出口端上设置有一个法兰盘6,所述的法兰盘6的轴心处设置有轴孔,所述的螺旋体2的转动轴3穿过所述的轴孔,轴孔外侧的法兰盘6上沿一个第一圆周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溢流孔10,任意一个所述的溢流孔10均连通转鼓1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的第一圆周外侧的法兰盘6上沿一个第二圆周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节流孔9, 任意一个所述的节流孔9的一端均开口在法兰盘6的内端面中,任意一个节流孔9的另一端均开口在法兰盘6的外圆周面中。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节流孔9均各自包括有一个径向孔和一个轴向孔,所述的径向孔的一端与所述的轴向孔的一端连通。
进一步的,转鼓1在清液出口端的直径大于转鼓1在进料端的直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颗粒直径分布较广的悬浮液从进料管连续加入转鼓1内,在转鼓1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悬浮液在转鼓1内分为三层,大颗粒沉渣紧靠着转鼓1内壁被螺旋体2不断排出,粗颗粒的重液相位于转鼓1内壁沉渣和轻液相之间,重液相充满节流孔9并不断地从节流孔9排出;细颗粒的轻液位于最内层,通过清液出口端法兰上的溢流孔10不断排出,从而达到三相分离的目的。
具体的,转鼓1外设置有一个罩壳4,罩壳4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小端法兰7,罩壳4与小端法兰7邻近的侧壁中设置有一个固相出口5。
溢流孔10的直径大于节流孔的通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锐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锐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5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