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泥板及具有该挡泥板的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3346.5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华;陈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华;陈建华 |
主分类号: | B62J15/04 | 分类号: | B62J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刘荣鑫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泥板 具有 自行车 | ||
1.一种挡泥板,用于安装在车体上以遮挡车轮扬起的泥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包括可展开和卷回的挡泥板本体及与所述挡泥板本体相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与所述车体的车架相固定,所述挡泥板本体在展开状态呈长条状,所述挡泥板本体在卷回状态卷曲成筒状,所述挡泥板本体包括长条状的钢片、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在展开状态,所述钢片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钢片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凹弧面和凸弧面,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分别包覆在所述钢片的凹弧面和凸弧面,且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的周缘连接为一体将整个所述钢片包覆于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的凹弧面所在圆的半径为43mm~5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的厚度为0.1mm~0.2mm,所述第一包覆层的厚度为0.4mm~1.5mm,所述第二包覆层的厚度为0.4mm~1.5mm,所述挡泥板本体的整体厚度为0.9mm~3.2mm。
4.如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的宽度为18mm~60mm,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的宽度相同且为19mm~70mm,所述挡泥板本体在展开状态的长度为10cm~50cm,所述挡泥板本体在卷回状态卷曲成筒状的最大直径为5cm~7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部、固定部、及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与固定部之间的调整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挡泥板本体的一端相固定,且所述连接部为与所述钢片相适配的弧形,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车体的车架相固定,所述调整部用于调整所述挡泥板本体的安装高低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挡泥板本体相接触的一凸出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所在圆的半径与所述钢片的凹弧面所在圆的半径相等,所述固定部上设有长条形的安装调节孔,所述调整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挡泥板本体展开方向的外侧,所述调整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由硅胶一体制成,所述钢片为锰钢片。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中掺杂有夜光材料颗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本体在卷回状态正对车体后方的位置设有具有夜光或者反光功能的警示部。
10.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及安装在车架上的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和/或后轮的上方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挡泥板,所述挡泥板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华;陈建华,未经陈晓华;陈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33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左右侧盖结构
- 下一篇:施工升降机楼层防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