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维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8199.2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5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任广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黑马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赵秀斌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远程 维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维护系统,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维护系统。
背景技术
工作在电力通信行业工程实践中,有些设备只具备本地调试接口,我们都经历过在通信工程调试中,需要多人、多点配合,在日常维护中往往为了修改配置数据,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日益成熟,物联网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能把本地调试升级成远程集中管理,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我们设备调试接口类型往往有两种:一种为标准网络接口;一种为串行口,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RS232。以西门子电话交换机HIPATH-3800为例,HIPATH-3800本地串口调试需要五根线即:RXD、TXD、RTS、CTS、GND,我们通信PCM设备也具有RS232异步数字串行接口,但是都仅仅提供基本的三根传输线:RXD、TXD、GND,没有RTS、CTS控制信号线,我已经测试过仅仅基本的三根传输线不能满足调试功能,结果是失败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远程维护的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维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维护系统,包括被维护设备,客户端模块,以太网交换设备,服务端模块和维护中心;
所述被维护设备的客户端接口与所述客户端模块的串口连接端连接,所述客户端模块的网口连接端与以太网交换设备相连接,所述服务端模块的网口连接端与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相连接,所述服务端模块的串口连接端与所述维护中心的服务端接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备了远程维护、集中管理的特性,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同时紧密结合物联网观点,在满足原管理软件接口方式下,基于传统应用由串口转网络概念基础上,又实现网络转串口的思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客户端模块为串口转网口设备。
进一步,所述串口转网口设备包括RXD、TXD、RTS、CTS、GND五根线。
进一步,所述服务端模块为网口转串口设备。
进一步,所述网口转串口设备包括RXD、TXD、RTS、CTS、GND五根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被维护设备,2、客户端模块,3、以太网交换设备,4、服务端模块,5、维护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图。
实施例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维护系统,包括被维护设备1,客户端模块2,以太网交换设备3,服务端模块4和维护中心5;
所述被维护设备1的客户端接口与所述客户端模块2的串口连接端连接,所述客户端模块2的网口连接端与以太网交换设备3相连接,所述服务端模块4的网口连接端与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3相连接,所述服务端模块4的串口连接端与所述维护中心5的服务端接口相连接。
所述客户端模块2为串口转网口设备。所述串口转网口设备包括RXD、TXD、RTS、CTS、GND五根线。所述服务端模块为网口转串口设备。所述网口转串口设备包括RXD、TXD、RTS、CTS、GND五根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黑马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省黑马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8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擎空气雾化助燃装置
- 下一篇:电控EGR 系统的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