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车载动力电池箱装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4775.6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车载 动力电池 装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车载动力电池箱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动车比一般机动车更安全、更环保,因而电动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电动车电池箱的装换也越频繁。
一般设置电动车的充电网点需要安装很多设施,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给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量。
并且现有的电池箱充电集装箱只设有一排充电架,电池箱的充电数量受到很大限制,造成电池箱数量的短缺,不能及时提供足够数量的充好电的电池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使用的电动车车载动力电池箱装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车载动力电池箱装卸装置包括:一个停放电动车的箱体和一个充电集装箱的箱体,两个箱体沿长度方向的侧壁相连接;停放电动车的箱体底部高出箱体底面设有一个载车平台,载车平台与箱体底面形成的空间与充电集装箱的箱体相连通,形成一个连通口,载车平台下方设有可以在两个箱体间通过连通口移动的电池箱装换单元;供电池箱充电的箱体沿长度方向的两面侧壁各设有一排充电架;两排充电架之间设有装卸电池箱的码垛机。
优选地,所述码垛机为剪式升降机构,且在与两排充电架平行的行车轨道上运动;码垛机上安装有可以向两个方向推出取物的双推出机构。
优选地,所述载车平台与地面搭接有一个供电动车行驶的斜面,其倾角为5~75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载车平台设置在集装箱内,并且将箱体载车平台下与充电集装箱相连通,这样就将充电设施放置集装箱内,节省了设施的安置时间,便于充电网点的设置与收取;同时在充电集装箱内设置两排充电架,增加了充电电池箱的数量,使充电集装箱结构紧凑,从而合理利用了箱体内的空间,保证及时提供足够数量的电池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双推出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的伸出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停放电动车的箱体1和一个充电集装箱的箱体2,两个箱体沿长度方向的侧壁相连接,停放电动车的箱体2底部高出箱体底面设有一个载车平台11。
载车平台11与地面搭接有一个供电动车行驶的斜面13,为了使电动车安全的行驶到载车平台11上,斜面13的倾角为5~75度。
当电动车行驶到载车平台11时,载车平台11下方的电池箱装换单元12将电动车上没电的电池箱从电动车上取下,通过两个箱体间的连通口14将没电的电池箱送到充电集装箱的箱体2中,码垛机23再将通过双推出机构231从电池箱装换单元12上将没电的电池箱装到码垛机23上。
码垛机23通过在行车轨道24上的运动,将电池箱放入相应的充电单元。同样,通过双推出机构231将充好电的电池箱装到码垛机23上,由码垛机23送到电池箱装换单元12上,让电池箱装换单元12将电池箱安装到电动车上。
其中,充电集装箱的箱体2内,沿长度方向的两面侧壁各安装有一排充电架22。码垛机23在两排充电架22之间运行,因码垛机23上安装了双推出机构231,可以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推出承载平台,所以码垛机23可以在两排充电架22上取放电池箱。这样合理的利用了充电集装箱内的空间,使其结构紧凑,增加了充电电池箱的数量,保证及时供应充电电池箱的更换。
码垛机23上的双推出机构231如图4、5所示,包括:基座7、皮带传送机构8、双伸出导轨3、第一承载台4、第二承载台5和牵引机构6。
皮带传送机构8设置在基座上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带传送机构8包括:两面形成有齿的同步带81、设置在基座7上的与同步带81啮合的主动轮82和设置在基座7上的与同步带81相啮合的从动轮83;主动轮82通过电机85驱动。为了托住同步带81,在基座7上还并排设置有多个支撑轮84。这样,就形成了提供驱动力的皮带传送机构8。
双伸出导轨3设置在基座7上,并沿皮带传送机构8传送方向延伸。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伸出导轨3包括固定安装在基座7上的内导轨31、可移动设置在内导轨31上的中间导轨32和可移动设置在中间导轨32上的外导轨33。中间导轨32在宽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工”字形,长条状的内导轨31和外导轨33分别可移动安装在中间导轨32的两侧的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4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车的固定支撑装置及房车
- 下一篇:一种茶叶种植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