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0898.2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新;马进;李炜;张亚军;徐令娜;梁晓东;李鑫;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秦皇岛砼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马淑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混凝土 模块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接地技术领域,适用于输电线塔的接地网,具体地说是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
背景技术
雷击现象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接地技术,直接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接地网设计比较简单,大多利用扁钢、圆钢等金属材料作为接地电极,以杆塔为中心向四外放射埋设。但是这些接地体的材料不耐腐蚀,接地电阻增大,年久失修,使得接地网导电性能大大降低,且接地体占用土地面积较大。近年来,输电线塔的接地设计要求在逐步提高,但是采取降低接地电阻的形式较单一,仅仅是延长射线、增加接地网钢筋截面、采用降阻剂、铺设接地模块等。综合来看,上述措施短期内降低电阻的效果较好,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地网的腐蚀、模块性能的老化等,接地装置的防雷效果会逐步减弱,对线路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后期改造的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以导电混凝土为接地材料制备接地模块,采用模块集中敷设、并联接地的形式建立新型立体接地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解决了目前输电线塔的接地网材料易腐蚀、短时间重新改造、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的技术方案是:由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次连接线、主连接线组成;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上设有电极引出线;各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分层并分组排列,每组中各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的电极引出线并联连接在次连接线上,再将各条次连接线并联连接在主连接线上,构成并联式立体网络结构接地网。
进一步,所述的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为棒状、板状、块状。
进一步,所述的主连接线及次连接线包裹有外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导电混凝土制成接地模块,有效地避免了金属接地材料易腐蚀、耐久性低等缺点,大幅度提高了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用;立体并联式新型接地网现场施工方便且安全,不影响基础施工进度,可以提前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并根据实际测试情况对接地网进行调整,达到泄流要求,有效保证线路不发生雷击跳闸事故;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成本较低,降低了线路接地装置基建费用,同时减少了耕地的占用面积和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立体式布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连接原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为棒状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为块状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2、电极引出线,3、次连接线,4、主连接线。
实施例
实施例中采用碳纤维和碳颗粒两种导电组分制成导电混凝土,导电混凝土模块形式为棒状接地模块,具体实施如下:
1、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预制
导电混凝土的原材料采用P Ⅱ硅酸盐水泥、Ⅱ级粉煤灰、天然河砂、减水剂、碳颗粒和碳纤维;接地模块采用统一的基准混凝土,质量比3:1的水泥和粉煤灰为胶凝材料,水胶比为0.35(重量比),砂胶比为1.4(重量比),减水剂用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2%,碳纤维和碳颗粒掺量按其占基准混凝土的体积份数进行计算,碳纤维掺量为基准混凝土体积的0.1%,碳颗粒掺量为基准混凝土体积的0.1%;
制备时,先将称量好的碳颗粒和水倒入搅拌机中,匀速搅拌,使其均匀混合;然后将拌合均匀的砂和碳纤维、水泥、粉煤灰依次倒入搅拌机中,继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减水剂搅拌至满足模块成型密实所需工作性;
将混合料倒入棒状钢模中,微振捣密实,置入电极引出线,成型;电极引出线采用铜线;预制的棒状接地模块标准养护24h后拆模,标准养护28d后可进行现场施工。制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同时,制备尺寸为40mm×40mm×160mm的导电混凝土试件,用于导电混凝土电阻率的测试;采用四电极法测试的导电混凝土的稳定电阻率,以确定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的电阻率小于布设区域土壤的电阻率。
2 接地模块敷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秦皇岛砼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秦皇岛砼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0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