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9907.6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4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唐梅芳;胡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00 | 分类号: | B63C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徐忠丽 |
地址: | 266073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移位 侧向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工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船舶批量生产,船坞建造阶段移位过程专用侧向限位用工装,一种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同种船型批量建造过程中,为提高船坞的利用率,常常在一个船坞内布置两条或一条半船。先建造的一条船舶出坞时,需要将后建造的另一条船舶移至先建造船舶的坞墩上,空出后面的坞墩为下一条船舶使用做准备。船舶移位时,通过事先做好的标记为基准,利用全站仪测量手段,用缆绳将船舶在船长和船宽两个方向牵引至设计位置后,放水坐墩。因需要在船长船宽两个方向定位,需要大量施工人员控制测量,且两个方向的精度很难同时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在半船移位的过程中,通过该定位装置的限位作用,船宽方向被限定,使船舶只在船长方向漂移,节省了一半的定位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包括定位主体,该定位主体一端固定设有底座,另一端设有顶板。
如上所述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所述底座包括一个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焊接在定位主体的底部,所述侧板对称焊接在定位主体的两侧。所述底板上开有通孔,具体使用时,船坞岸边的钢制预埋件穿过底板上的通孔后通过螺栓固定,同时将底板和侧板焊接固定在船坞岸边上。
如上所述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所述顶板焊接在定位主体的端部。
如上所述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所述顶板外侧设有橡胶皮垫,防止划伤船体。
如上所述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所述顶板的横截面大于定位主体的横截面,在顶板探出定位主体部分处至少设有一个连接定位主体和顶板的肘板,增加强度。
如上所述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所述定位主体采用无缝钢管、工字钢或槽钢等型材制作。
如上所述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所述定位主体上设有两个吊耳。
如上所述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所述定位主体的长度为5-7m。通常探出船坞岸边的长度为4-5m。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大型船舶在船坞移位时的侧向定位,在船舶移位时的起到顶撑、限位作用,一般两个同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主体作为主要顶柱,底座与定位主体及船坞岸边的钢制预埋件焊接固定,船舶在坞内移位时,顶板抵住船舶右舷舷侧板给予顶撑,可限制船舶在船宽方向移动,操作简单,提高了船舶落墩精度,同时缩短了船舶在船坞内的施工工期,提高工人工作效率,节约材料工时,保证了船舶建造质量,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的具体应用侧视图;
图3是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的具体应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船厂在建造多条大型船舶时,常采用半串联船体建造法,即当船坞不能同时摆放两条船舶时,采用一条加半条船舶同时建造的方法来提高船坞利用率。当前面一条船出坞时,后面半条船舶移位至前面一条船所用坞墩上继续搭载。
参考图1所示,一种船舶移位侧向定位装置,包括作为顶柱的定位主体1,定位主体1采用无缝钢管制作,钢管的一端焊接固定底座2,另一端焊接固定顶板3;
底座2包括一个底板21和两个侧板22,底板21焊接在钢管的底部,两个侧板22对称焊接在钢管的两侧用于固定钢管,底板22上开有通孔。
顶板3焊接在钢管的端部,封堵住钢管的通孔,且顶板3的横截面大于钢管的横截面,在顶板3探出钢管部分处环绕钢管一周均匀设置四个肘板4,肘板4连接钢管和顶板3,增加强度。顶板3外侧设有橡胶皮垫5,防止划伤船体。
为了方便移动定位装置,钢管上设有两个吊耳11,钢管的总长度为6m,探出船坞岸边的长度为4m。
当然,定位主体还可以采用工字钢或槽钢等型材制作,根据定位主体采用的型材不同,底座的形状也相应不同,只要满足定位主体的固定强度即可。
如图2和3所示,船舶6落墩时横向定位装置具体应用状态图,船舶6,船坞7,坞墩71,坞面72,缆绳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9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