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生物碱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6883.5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红;赵卫星;朱卫平;邱中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1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生物碱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碱提取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型生物碱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碱是植物中一类含氮的杂环有机物,具有碱性和显著地生理活性。按照生物碱在不同极性溶剂中溶解能力可分为亲脂性和水溶性两大类,目前,从植物中分离生物碱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大多生物碱的提取都是靠有机溶剂的抽提来进行,但均存在加热时有机溶剂受热不均匀,利用率不高的缺陷,因而提取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且提取效果好的改良型生物碱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型生物碱提取装置,含有装料瓶、蒸馏烧瓶和恒温水浴锅,所述蒸馏烧瓶的瓶颈与自动旋转机构连接,所述蒸馏烧瓶的下部放置在所述恒温水浴锅中,所述蒸馏烧瓶的瓶口设置有转动式瓶塞,贯穿所述瓶塞设置有回流管和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上端设置玻璃瓶,所述玻璃瓶的内腔下部设置所述装料瓶,所述回流管的上端通过控制阀与所述装料瓶的底部连通,所述玻璃瓶的顶端设置有冷凝机构。
所述装料瓶中设置有自动搅拌器,所述自动搅拌器的上端贯穿所述玻璃瓶的顶壁。所述装料瓶固定在所述玻璃瓶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玻璃瓶为缩口桶形结构;并且,所述玻璃瓶为分体组合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提取过程中,利用自动旋转蒸发装置保证有机溶剂受热均匀,使其均匀蒸发,从而降低有机溶剂消耗,大大提高有机溶剂的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集蒸发、提取与回流为一体,及时解决了传统提取过程中装置麻烦和冷凝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大大节约了提取成本。
3、本实用新型在装料瓶内装有自动搅拌器,使需提取物料更均匀受热,保证顺利回流;并且装料瓶紧贴玻璃瓶内壁并装料瓶置于玻璃瓶底部,在提取过程中,能更好的回流,提高提取效果。
4、本实用新型装料瓶置于玻璃瓶底部,通过有机溶剂蒸汽对装料瓶内的物料加热,节省能耗且降低制造成本。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且提取效果好,其适用范围广,尤其是适用于生物碱类的提取,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良型生物碱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中,1-恒温水浴锅,2-蒸馏烧瓶,3-自动旋转机构,4-装料瓶,5-冷凝机构;6-自动搅拌器;7-控制阀;8-回流管;9-玻璃管。
改良型生物碱提取装置含有装料瓶4、蒸馏烧瓶2和恒温水浴锅1,其中:蒸馏烧瓶2的瓶颈与自动旋转机构3连接,蒸馏烧瓶2的下部放置在恒温水浴锅1中,蒸馏烧瓶2的瓶口设置有转动式瓶塞,贯穿瓶塞设置有回流管8和蒸汽管,蒸汽管的上端设置玻璃瓶9,玻璃瓶9的内腔下部设置装料瓶4,回流管8的上端通过控制阀7与装料瓶4的底部连通,玻璃瓶9的顶端设置有冷凝机构5。自动旋转机构3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控制器。
装料瓶4中设置有自动搅拌器6,自动搅拌器6的上端贯穿玻璃瓶9的顶壁。自动搅拌器6也包括控制器、电机和传动机构。装料瓶4固定在玻璃瓶9的一侧内壁上;玻璃瓶9为缩口桶形结构;并且,玻璃瓶9为分体组合式结构,便于安装装料瓶4。
使用时,蒸馏烧瓶2内装有有机溶剂,装料瓶4内装有物料,设定好恒温水浴锅1的温度,同时启动自动旋转机构3,使蒸馏烧瓶2旋转,便于蒸馏烧瓶2内的有机溶剂受热均匀,再利用有机溶剂易于挥发的特性,使有机溶剂受热挥发,挥发出来的热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玻璃管9内,热蒸汽对装料瓶4进行加热,热蒸汽向上遇到冷凝机构5时,热蒸汽受冷冷凝,冷凝液落入装料瓶4内,对物料进行植物碱提取,打开控制阀7,使装料瓶4内的液体通过回流管8流到蒸馏烧瓶2内,从而形成良好的连续回流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6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材料
- 下一篇:一种黄腐酸水溶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