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烟气余热的相变储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6370.4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0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成;刘超;李杉杉;张宏元;边巴西洛;陈恩;马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唐忠庆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烟气 余热 相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烟气余热的相变储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由于能源紧张,随着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种新型,节能先进炉型日趋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纤维等优质保温材料后使得炉窑散热损失明显下降。采用先进的燃烧装置强化了燃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量,空燃比也趋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气余热的技术仍进展不快。为了进一步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烟气余热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
烟气是一般耗能设备浪费能量的主要途径,比如锅炉排烟耗能大约在15%,而其他设备比如印染行业的定型机、烘干机以及窑炉等主要耗能都是通过烟气排放。烟气余热回收主要是通过某种换热方式将烟气携带的热量转换成可以利用的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烟气携带的热量转换成可以利用的热量的可回收烟气余热的相变储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回收烟气余热的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圆柱形储热罐,所述储热罐顶部为敞口并设有活动连接的铝制盖板,储热罐内部垂直穿设有若干钢管,所述钢管与储热罐外壁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储能材料,所述储热罐下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液体导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为四根,钢管均匀分布于所述储热罐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铝制盖板表面设有容许所述钢管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材料为三水合醋酸钠晶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能够有效回收烟气中的潜热与显热,从而提高电站整体的热效率,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利用相变原理所储存的能量,可以满足随时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可回收烟气余热的相变储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储热罐;2、铝制盖板;3、钢管;4、空腔;5、液体导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回收烟气余热的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圆柱形储热罐1,所述储热罐1顶部为敞口并设有活动连接的铝制盖板2,储热罐1内部垂直穿设有若干钢管3,所述钢管3与储热罐1外壁之间的空腔4内填充有储能材料,所述储热罐1下部设有与所述空腔4连通的液体导出口5;所述钢管3为四根,钢管3均匀分布于所述储热罐1内部;所述铝制盖板2表面设有允许所述钢管3穿过的通孔;所述储能材料为三水合醋酸钠晶粒。
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电站锅炉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利用烟气的余热对储能材料进行充分加热以使其熔化,进而将烟气余热储存在材料中,待利用时破坏其稳定性使之放热,从而达到能量储存并可随时再利用的目的。储热罐1的形状采用圆柱体,与现有的立方体储热罐相比,相变材料的储热效率可以提高50%;储热罐1内添加的是三水合醋酸钠晶粒,改变了通常采用水等介质利用对流换热的储热方式,本装置利用的主要是晶粒的潜热,现有产品利用的主要是水等储热介质的显热,潜热与显热相比,能贮存更多的热量。
具体使用时,铝制盖板2在装置工作时盖在顶部,以减少外界的干扰。烟气由钢管3内从下至上流过,与三水合醋酸钠晶粒换热后排出装置;三水合醋酸钠晶粒在吸收烟气的热量后,熔化形成过饱和溶液,从装置的液体导出口5导出,回收的热量贮存在过饱和溶液中,待需要时。破坏过饱和溶液的平衡(例如,可以在过饱和溶液中放置一个小铁片,然后扳动铁片,可以应用摩擦破坏过饱和溶液原有的稳定状态,使溶液在铁片表面形成微小晶核并迅速生长,消耗溶液中过饱和的那部分溶质,使溶液回到稳定状态),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在这个过程中,过饱和溶液会将原来贮存的热量放出,从而可以加以利用。
需要添加储热介质时,打开装置的铝制盖板2,在储热罐1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三水合醋酸钠晶粒即可对储热介质进行补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6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翅片及采用该翅片的换热器
- 下一篇:冷却水回水发电型凉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