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清晰结直肠镜检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1621.X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2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陵市信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A61B1/04;A61B1/07;A61B1/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3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晰 直肠 检查 系统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清晰结直肠镜检查系统。
(二) 背景技术
现有通过结肠途径对人体肠道进行检测的内窥镜,通常是通过肠镜观察肠道内病状,使医疗观察者掌握病变情况,由于肠道内部的空间较小及采光不容易,肠镜采集的图像最终会受到影响。
肠道是人体生命各种必需元素最主要的吸收区域,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然而现有结肠内窥镜在进出肠道时无法对肠道壁进行清洗仔细的观察,虽然在做结肠内窥镜检查前需要肠腔清洗,但检查过程中肠道处于收缩状态,病变部位可能处于肠道内部的褶皱处,导致观察不全面的问题出现。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检测准确的高清晰结直肠镜检查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清晰结直肠镜检查系统,包括设置有显示器的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内窥镜,内窥镜包括端头安装显微镜的把手,显微镜的镜头前端通过卡口连接衔接管,衔接管内设置有连接主控制器的光纤线路,衔接管外部套设有一次性镜管;卡口上连接有连通衔接管内部的充气管,把手上设置有分别控制充气管和数据线的控制钮。
本实用新型将内窥镜与主控制器连接,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对内窥镜结构进行改进,增加内窥镜的功能,进而提高其采集图像的质量,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内窥镜上设置起辅助作用的数据线、光纤线路和充气管,数据线用于数据的传输,并可通过把手上的控制钮实现对图像的瞬时拍摄,便于图片的采集;光纤线路设置在衔接管内,环绕设置的状态在提供光源的同时,防止出现阴影,保证了良好的照明;充气管在则用于对肠腔充气,使肠壁褶皱打开,便于清楚的观察肠壁病变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更优方案为:
所述主控制器内设置有连接充气管的气泵,且气泵内设置有临界检测装置和过滤装置,通过气泵对充气管自动供气,同时通过临界检测装置对充气量进行临界点设定,将肠内压力保持在15KPa的标准状态;为保证通入肠腔内气体的清洁性,通过过滤装置对充入的空气杀菌过滤。
所述显微镜的焦距可调,实现清晰度在10-30cm的灵活可调。
所述镜管长度为250-300mm,保证了检查时镜管伸入肠腔的深度。
所述显示器上连接有打印装置,便于及时将采集的图像和检测数据打印出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应用灵活,具有病灶冻结、回放、采集、储存、测量等功能,可清晰的检查肠腔内部的病变状态,结果准确直观,适于广泛应用与肛门、肛管疾病的检查。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显示器,2主控制器,3数据线,4把手,5显微镜,6卡口,7衔接管,8镜管,9光纤线路,10充气管,11控制钮,12气泵。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设置有显示器1的主控制器2,所述主控制器2通过数据线3连接内窥镜,内窥镜包括端头安装显微镜5的把手4,显微镜5的镜头前端通过卡口6连接衔接管7,衔接管7内设置有连接主控制器2的光纤线路9,衔接管7外部套设有一次性镜管8;卡口6上连接有连通衔接管7内部的充气管10,把手4上设置有分别控制充气管10和数据线3的控制钮11;所述主控制器2内设置有连接充气管10的气泵12,且气泵12内设置有临界检测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显微镜5的焦距可调;所述镜管8长度为250-300mm;所述显示器1上连接有打印装置。
对肠道进行病变检查时,在衔接管7外套设消毒干净的镜管8,将镜管8伸入肠道,主控制器2内的气泵12自动启动,通过把手上的控制钮11控制充气管10对肠腔内充气,同时将光纤线路9通电,对肠腔进行照明,通过显微镜5镜头观察肠腔内情况,数据线3将显微镜5观察到的画面传输到显示器1上,并可在适当的时候通过控制钮11控制显微镜1进行瞬时拍照,实现为病变部位图像的采集,气泵12的供气至肠内压力达到15KPa时自动关闭,显微镜5的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由使用者调节器焦距,保证了信息的清晰采集。
待信息采集结束后,通过把手4将内窥镜取出,将镜管8拆卸下来,待下次使用时更换新的镜管8,以防止交叉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陵市信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乐陵市信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16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带式蓝牙体温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热水器侧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