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晶器电磁液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5731.5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治争;王延峰;杨东明;严翔;饶江平;付勇涛;曹同友;孙伟;尹云洋;周千学;官计生;朱丛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84 | 分类号: | G01F23/28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祥生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器 电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具体而言是结晶器电磁液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是钢铁冶金的核心工序之一,结晶器是连铸体系的心脏,是冶金流体向固体转变的最终容器,结晶器内的钢液液位、液面波动的准确检测与控制是提高连铸坯质量、降低漏钢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主流连铸结晶器液位检测方式包括放射式和电磁式,放射式液位检测系统属于嵌入式系统,需在结晶器设计之初即考虑其安装与维护,因此维护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且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存在直接威胁,需要周边操作人员装备特殊防护用品,提高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电磁式作为新兴的液位检测方式,属外接式系统,维护相对方便,对操作人员健康无不良影响,且具备放射式检测系统的基本优点,因此,武钢某厂连铸车间在建成之初也装备有电磁式液位检测系统,但原有的液位检测系统存在一定不足,原有双通道式液位检测系统,实际检测的是结晶器局部弯月面液位高度平均值,而弯月面由于生成坯壳的缘故,高度是相对固定的,且由于检测范围限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个液面宽度方向上的液位情况,同时,中心熔池内的液面波动无法在液位检测系统中及时反映和反馈,如出现局部扰动、液面卷渣时,操作人员不能及时获知相关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将影响连铸坯质量甚至造成漏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监视范围大、时间反应快、测量精度高并且运行可靠、维修方便的结晶器电磁液位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结晶器电磁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结晶器、电磁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和计算单元,其特征是电磁传感器包括两个以上的感知线圈、带冷却水通道和连接电缆的基座、上绝缘外壳和下绝缘衬,所述两个以上的感知线圈在基座上成一字型布置,上绝缘外壳、基座和下绝缘衬自上而下连接成一体并且固定在结晶器上,冷却水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与冷却水回路连接,电磁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连接电缆与前置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前置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感知线圈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之上还设置有绝热盖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涡流电磁场在感知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来反映结晶器中钢水液位,感应电压经前置放大器放大后由计算单元中作进一步处理,因此,监视范围大、时间反应快、测量精度高并且运行可靠、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结晶器;2-电磁传感器;2.1-感知线圈;2.2-冷却水通道;2.3-连接电缆;2.4-基座;2.5-上绝缘外壳;2.6-下绝缘衬;3-前置放大器;4-计算单元;5-绝热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中所示的结晶器电磁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结晶器1、电磁传感器2、前置放大器3和计算单元4,电磁传感器2包括两个以上的感知线圈2.1、带冷却水通道2.2和连接电缆2.3的基座2.4、上绝缘外壳2.5和下绝缘衬2.6,所述两个以上的感知线圈2.1在基座2.4上成一字型布置,上绝缘外壳2.5、基座2.4和下绝缘衬2.6自上而下连接成一体并且固定在结晶器1上,冷却水通道2.2的入口和出口与冷却水回路连接,电磁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连接电缆2.3与前置放大器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前置放大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单元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感知线圈2.1为四个,边部两个感知线圈主要用来检测结晶器弯月面高度的反馈信号,经信号处理获得总体液位高度数值,中部两个感知线圈主要用来检测结晶期内中部熔池的局部瞬时液位高度值,对两个信号进行处理后,得出瞬时液位差,即液面波动情况数值;并且采用合理的机械结构和有效的水冷却,同时上部设置有绝热盖板,共同防止检测装置出现过热,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绝缘外壳2.5之上还设置有绝热盖板5。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5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