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明式阀杆防碰撞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1297.3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利;杨志强;周承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明式阀杆防 碰撞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钢铁、化工、电气设备制造业中各种能介管道输送控制的明式阀杆防碰撞防护装。
背景技术
在输送介质的管道中,由于生产工艺需要,必须对流体介质进行分流与给流控制,就会安装阀门,重要的介质阀门,大多选用阀门开启时,阀门中带动阀瓣启闭的螺旋阀杆,会孤零零矗立在阀门手轮的外面,告示人们阀门已开启。该种阀叫明杆阀门,都需要对阀杆进行防碰撞、防锈蚀保护,在冶金、化工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
目前国内还没有注重用好办法来解决,都是靠建立保护区来进行防护,这样成本就会提高很多。经济适用性不足。
在国际上一方面使用材料更能防锈蚀的材料,另一方面建立域防护栏杆或装上一面小旗帜来告示,没有更经济实质性得防护措施。
一方面阀杆容易被锈蚀损坏,阀门启闭困难和密封被加速损坏,造成介质泄漏;另一方面造成对现场作业人员的碰撞伤害和阀杆会被其他移动物体撞弯,造成该阀不能操作使用,需要更换整个阀门,一个阀门少则数千元,多的要数万元,进行整体更换时,还要排放管内介质,造成能源浪费,其中有的是一般水介质,有的是油或纯水,其损失就更大,甚至影响生产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明式阀杆防碰撞防护装置,达到保护明杆阀门的阀杆不会被撞坏,且能长效地保护阀杆螺纹不会被环境或水淋锈蚀,阀门启闭灵活无泄漏。
为达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阀门手轮和阀杆顶点作为支点,安装一个阀杆两端向中间收紧,形成支撑防护的装置。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明式阀杆防碰撞防护装置,其包括,螺旋式阀杆罩,包括一罩体,设置于罩体下可伸缩的螺旋套及连接于螺旋套底端两侧的卡勾;至少三根可伸缩式连杆,该可伸缩式连杆包括,汽缸套,其两端端面分别设中心通孔及排气孔,排气孔内设排气管及排气阀;第一伸缩杆,其一端通过汽缸套端面中心通孔伸入汽缸套内,该端端部为活塞,其与汽缸套内壁接触的侧面嵌设密封件;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螺旋式阀杆罩的罩体;第一弹簧,套设于位于汽缸套内的第一伸缩杆身上,其两端分别抵靠第一伸缩杆活塞及汽缸套端部内壁;第二伸缩杆,其一端通过汽缸套端面中心通孔伸入汽缸套内,该端端部为活塞,其与汽缸套内壁接触的侧面嵌设密封件;另一端设可勾住阀门手轮的挂钩;第二弹簧,套设于位于汽缸套内的第二伸缩杆身上,其两端分别抵靠第二伸缩杆钩活塞及汽缸套端部内壁;第一、第二伸缩杆的活塞端在汽缸套内推动气体进行相对滑动。
进一步,还包括一外套管,其套设于可伸缩式连杆的汽缸套外,汽缸套一侧外壁凸设一固定块,以此抵靠外套管一端内端面。
又,所述的排气阀包括阀体、阀芯及与阀芯连接的手柄;所述阀芯上开有阀门关闭可控制少量气体导出、减缓冲击振动的阻尼小孔。
所述的螺旋式阀杆罩内设定位环,沿定位环周向均匀开设对应可伸缩式连杆杆数的定位槽,所述可伸缩式连杆的第一伸缩杆卡设于该定位环的定位槽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式阀杆罩的螺旋套由多关节组成可伸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既可保护螺杆不被锈蚀,便于阀门启闭操作,又保护螺杆不被防撞坏的双重功效,实现防碰撞隔离保护,操作使用便捷。
2.本实用新型弹性余地大,一种规格可以用于多种规格的阀门,因此适应性强,费用低,见效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阀杆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阀杆罩压缩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式连杆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排气阀的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排气阀的俯视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12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