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微波射频标签的自动装载和过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6536.6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仇立新;张敬文;崔波;付强;王晓梅;王得蓉;穆德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港远航矿石码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1G1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微波 射频 标签 自动 装载 过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射频识别技术应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在散货码头堆场的利用微波射频标签的自动装载和过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散杂货码头也在不断的发展,吞吐量节节上升,设备、设施、生产要素越来越多,监控管理技术的职能和重要性在不断增加。目前大型散杂货码头设备、设施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场地分布散、信息化管理技术滞后、控制实时性差、相关保护措施不足、管理分散等问题。如何加强港区安全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和设备保障率,促进节能降耗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成为我们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大量车辆进出码头,需要经过上磅、停车、下车、登记、称重、上车、下磅、信息采集等程序,由操作人员将车牌号码等数据手工录入计算机,不仅耗时,而且误差率大,此外还容易滋生人为舞弊行为,给公司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因此,综合利用微波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物联网技术,自动识别装有电子标签的进出港车辆,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微波射频标签的自动装载和过磅系统。
本实用新型利用微波射频标签的自动装载和过磅系统,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提货车辆、磅房和装载机,其特征是,所述磅房入口和出口分别安装射频读写设备,所述装载机安装射频读写自动识别设备,提货车辆安装微波射频标签,磅房入口和出口的射频读写设备与射频读写自动识别设备分别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传回数据处理中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原来一磅多人改变为一磅一人的模式,实现了解放人工,岗位分流的难题。通过对过磅工艺流程的优化,既提高了过磅车辆通过率,又杜绝了手工操作易出错的弊端;降低了提货车辆在港内等待、停留时间,大大提高了装载机司机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大气的排放量,实现了节能降耗,提高了环保质量。通过硬件设备及软件功能,分析并判别各种违规和作弊行为,甚至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直至列入黑名单,不能继续过磅,既规范了操作也规范了管理。本应用,结构清晰,设计合理,性能安全可靠,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利用微波射频标签的自动装载和过磅系统,磅房入口和出口分别安装射频读写设备1和 2,所述装载机安装射频读写自动识别设备,提货车辆安装微波射频标签,磅房3的入口和出口的射频读写设备与射频读写自动识别设备分别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传回数据处理中心。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人值守智能过磅和现场出库信息自动采集。无人值守智能过磅,当装有电子标签的进出车辆上磅停稳后,系统自动识别电子标签数据,并实时回传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正确提示“过磅成功”,如果信息有误根据错误内容提示,并指示处理方式;现场出库信息自动采集,提货车辆进港后,根据提货单据信息进入指定提货地点,装载机通过射频读写设备自动识别司机手中的电子标签,通过公司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传回数据处理中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港远航矿石码头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港远航矿石码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