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炸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3715.4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官林 |
主分类号: | A47J37/04 | 分类号: | A47J37/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炸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气炸锅只有一个热风循环风扇和一个发热管,食物只受到一侧热风,导致食物受热会一侧容易变焦,而另一侧难烤熟,烹调品质差,效率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改进的空气炸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炸锅,有效解决传统的空气炸锅只有一个热风循环风扇和一个发热管,导致的食物只受到一侧热风、食物受热会一侧容易变焦、另一侧难烤熟、烹调品质差、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底座1、内胆2、盖3,所述内胆2位于底座1上方,且内胆2两侧设有开口,所述底座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壳4与第二侧面壳5,所述第一侧面壳4内设有第一电机41、第一热风循环风扇42、第一发热管43,所述第一热风循环风扇42与第一电机41轴连接,所述第一热风循环风扇42风向朝向内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壳5内设有第二电机51、第二热风循环风扇52、第二发热管53,所述第二热风循环风扇52与第二电机51轴连接,所述第二热风循环风扇52风向朝向内胆2,且从第一侧面壳4或第二侧面壳5向内胆1方向看去,第二热风循环风扇51与第一热风循环风扇41的转动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侧面壳4内设有第一散热风扇44,所述第二侧面壳5内设有第二散热风扇。
所述内胆2由底座1承托。
所述盖3的侧面设有提手6。
所述提手6包括拉杆61、固定在盖3侧面的凸块62,所述拉杆61两端设有弯部63,所述凸块62与弯部63铰链连接,所述凸块62与弯部63连接处的外围套有圆筒64。
所述内胆2内设有轴线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笼子71,所述圆柱形笼子71两底面设有通风孔,所述圆柱形笼子71由第三电机驱动72的传动机构73带动绕圆柱形笼子71的轴线旋转。
所述传动机构73为齿轮,该齿轮与圆柱形笼子外侧啮合。
还包括支架8,该支架8支承打开后的盖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空气炸锅的底座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壳与第二侧面壳,所述第一侧面壳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热风循环风扇、第一发热管,所述第一热风循环风扇与第一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热风循环风扇风向朝向内胆,除此之外,所述第二侧面壳内还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热风循环风扇、第二发热管,所述第二热风循环风扇与第二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二热风循环风扇风向朝向内胆,且从第一侧面壳或第二侧面壳向内胆方向看去,第二热风循环风扇与第一热风循环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一热风循环风扇与第二热风循环风扇的转动在内胆内产生旋风,这样能对食物进行两侧加热,加热更均匀快捷。这样能有效解决传统的空气炸锅只有一个热风循环风扇和一个发热管,导致的食物只受到一侧热风、食物受热会一侧容易变焦、另一侧难烤熟、烹调品质差、效率低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耐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 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拉手的圆筒拨离凸块与弯部连接处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拉手的圆筒拨离凸块与弯部连接处后,拉杆垂下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内胆2、盖3,所述内胆2位于底座1上方,且内胆2两侧设有开口,所述底座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壳4与第二侧面壳5,所述第一侧面壳4内设有第一电机41、第一热风循环风扇42、第一发热管43,所述第一热风循环风扇42与第一电机41轴连接,所述第一热风循环风扇42风向朝向内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壳5内设有第二电机51、第二热风循环风扇52、第二发热管53,所述第二热风循环风扇52与第二电机51轴连接,所述第二热风循环风扇52风向朝向内胆2,且从第一侧面壳4或第二侧面壳5向内胆1方向看去,第二热风循环风扇51与第一热风循环风扇41的转动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侧面壳4内设有第一散热风扇44,所述第二侧面壳5内设有第二散热风扇。
所述内胆2由底座1承托。
所述盖3的侧面设有提手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官林,未经上官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3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