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生物粘附制剂体外生物粘附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3633.X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1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业;林蓉;许加成;杨广德;曾爱国;边晓丽;卜昕;王维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生物 粘附 制剂 体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物制剂分析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量生物粘附制剂体外生物粘附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粘附制剂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新型给药系统,许多高分子材料与生物粘液或机体组织粘膜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可产生较长时间的粘着力,称为生物粘附,目前人们已成功的将某些生物粘附给药系统应用于口腔、鼻腔、直肠、子宫及阴道等,此类制剂可制成片剂、膜剂、凝胶剂、棒剂等多种剂型,粘附于人体口腔、鼻腔、胃肠道、阴道等特定区域,通过粘膜的转运输送药物,达到全身或局部治疗的作用,以达到靶向给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目的,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片剂工艺简单,体积小,使用、贮存方便,且控释效果好,是生物粘附制剂中最常用的剂型。
20世纪70年代末,Nagai首次采用黏附性聚合物为甾体类抗炎药的载体,局部给药治疗口疮,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后生物粘附制剂得到广泛关注,其中粘附片剂是应用最广泛的剂型,目前在美国,口腔黏膜粘附制剂相继上市,有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减退症的睾酮口颊片,用于抗真菌感染的咪康唑口颊片,用于镇痛的芬太尼口颊片等药物,国内亦有氨来占诺,甲硝唑等口腔贴片上市,生物粘附给药系统市场份额呈逐步增长态势。
生物粘附力是指粘附材料与粘膜完全分离所需的最大力,粘附力的大小决定了药物的吸收以及药物的作用时间,因此对粘附力大小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中国药典中没有口颊片体外粘附力的测定方法,只有贴剂粘附力的测定方法,药典中将粘附力的测定用三个指标来衡量,即初黏力、持黏力及剥离强度,国内外文献均采用剥离强度作为粘附力的衡量指标,均采用自制的生物粘附力装置测定各处方的生物粘附力,装置简陋,准确性及重复性较差,缺乏精确性,不能作为衡量生物粘附力的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生物粘附制剂体外生物粘附力的装置,能准确的测定生物粘附制剂的体外粘附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测量生物粘附制剂体外生物粘附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平台,固定平台上设有测力仪器和能够移动的二维移动台,二维移动台上设置有放置生物粘附材料的粘贴区域;在测试时,生物粘附制剂一侧与粘贴区域上的生物粘附材料连接,一侧与测力仪相连接。
所述的二维移动台架设在轨道上,当被驱动后沿轨道上下或左右移动。
所述的二维移动台为手动驱动,或者连接驱动电机进行驱动。
所述的二维移动台的粘贴区域设有便于生物粘附材料固定的孔洞或凸起。
所述的测力仪器记录粘附制剂与生物粘附材料分离时的最大力,并进行显示。
所述的测力仪器为测力计,拉力计或推力计,还通过效能转换器或力能转换器与计算机连接,将其测量结果实时通过转换器发送给计算机进行定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生物粘附制剂体外生物粘附力的装置,能够将所需的生物粘附材料(比如粘膜)固定于二维移动台上,将所测定的生物粘附制剂(比如粘附片)的一面与二维移动台连接,一面与测力仪相连接,通过二维移动台的移动来实现生物粘附制剂与生物粘附材料的分离,记录生物粘附制剂与生物粘附材料分离时的最大力,即为生物粘附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生物粘附制剂体外生物粘附力的装置,费用低廉,结果直观可靠,能一次处理多个样品,具有操作简单,迅速,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等优点,适于生物粘附材料的测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测力仪器;2为固定平台;3为二维移动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见图1,一种测量生物粘附制剂体外生物粘附力的装置,包括固定平台2,固定平台2上设有测力仪器1和能够移动的二维移动台3,二维移动台3上设置有放置生物粘附材料的粘贴区域;在测试时,生物粘附制剂一侧与粘贴区域上的生物粘附材料连接,一侧与测力仪器1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二维移动台3架设在轨道上,当收到驱动后沿轨道移动。而所述的二维移动台3还可连接有进行驱动的电机或者手轮,通过诸如步进电机,普通电机等的连接,做成自动或手动二维移动台,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36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