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化风喷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378.2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邹义舫;马广武;邓松林;刘国锋;李转丽;徐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航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温泉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喷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风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脱硫系统处理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脱硫系统使进入脱硫塔内的二氧化硫与脱硫塔内浆液池的浆液和氧化风充分接触转化成硫酸钙,从而避免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对大气产生的污染。
在脱硫系统中,为了增强脱硫效能,需延长氧气与脱硫塔内浆液的混合时间,以提高浆液中的含氧量,充分发挥氧气在脱硫时的氧化效果。
目前现有的将氧化风注入浆液中的装置是氧化风管,该氧化风管为圆柱形的管道,氧化风管的出口位于浆液下部,在脱硫时,氧化风管集中、快速的喷出氧化风,从而使氧化风与浆液混合,以跟二氧化硫反应。一般情况下,氧化风为空气。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通过氧化风管直接喷出的氧化风,在浆液的压力下不能迅速分裂成小泡随脱硫塔内的搅拌机的水流扩散,相反会在氧化风管的管口附近连续聚合,且会急剧扩张形成较大体积的气泡,较大体积的气泡易在浆液中迅速上升,一旦气泡冲出浆液就快速破裂,随即产生连续剧烈的冲击波,直接损坏附近的氧化风管,并快速从上升管排走,氧化风在浆液中停留的时间太短,氧化的效率太低,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与浆液充分混合,与快速流过的含硫工业废气的流量不相匹配,不能充分分离出工业废气中的含硫物质,因此,造成氧化风资源浪费,氧化效率低,净化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氧化风喷出装置。其包括:氧化风管,螺旋导流器和多孔外壳;所述多孔外壳包括上顶面外壳和侧面外壳,所述侧面外壳上有多个排气孔,所述上顶面外壳有第一中心孔,所述多孔外壳通过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氧化风管连接;所述螺旋导流器位于所述多孔外壳内,并与所述上顶面外壳连接,所述螺旋导流器包括多个固定螺旋叶片、和托板,所述多个固定螺旋叶片以所述托板的中心为轴呈放射状竖直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顶面外壳连接,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托板上。
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多个排气孔中的任一排气孔为圆形、方形、锥形或多边形。
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多个固定螺旋叶片中的任一固定螺旋叶片为圆弧型叶片。
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多个圆弧型叶片中的任一圆弧型叶片沿逆时针方向前弯。
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螺旋导流器还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有所述固定螺旋叶片内周端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法兰与所有所述固定螺旋叶片外周端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上顶面外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上顶面外壳通过螺栓连接。
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螺旋导流器还包括:锥套和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所述托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二中心孔,所述底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三中心孔,所述锥套与所述托板和所述底板通过焊接相连接地穿过所述第二中心孔和所述第三中心孔,所述锥套与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内周端侧面相接,所述锥套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减压孔。
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减压孔在所述锥套上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托板的外周缘位置;所述锥套的尖部还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伸入所述氧化风管内;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与所述锥套相接的内周端侧面还包括一相对于上表面倾斜且不与所述锥套相接触的斜面部。
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螺旋导流器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多个第二加强筋中的任一第二加强筋与所述锥套和所述底板连接。
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螺旋导流器还包括:在所述底板的周向边缘上间隔设置的多个螺旋连接板。
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底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托板相对于所述水平面来说倾斜设置,所述托板的中心部位置高,周边部位置低。
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多个螺旋连接板与所述侧面外壳设置有间隙;多个所述螺旋连接板中任一螺旋连接板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35~55度的方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航泰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航泰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