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向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087.3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盐田纯;秋山哲;原靖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08 | 分类号: | B62D1/08;B62D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光军;戴嵩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方向盘,尤其涉及对方向盘中的辐条的改进。
背景技术
对于车辆来说,方向盘是必备的部件。现在的方向盘除了用于执行转向操纵之外,其上还布置有安全气囊、操作开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向盘的设计也要不断改进,以满足愈来愈多样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方向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向盘,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从中心部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垂直的纵向辐条,该纵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在两根横向辐条与一根纵向辐条中的至少一个辐条上形成开口部。
可选地,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可选地,开口部的沿方向盘径向的边框部分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可选地,上述开口部形成于径向外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方向盘,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从中心部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垂直的纵向辐条,该纵向辐条与环状外圈之间通过一个U型连接杆相连。
可选地,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可选地,U型连接杆的两根竖边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方向盘,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从中心部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垂直的纵向辐条,该纵向辐条与环状外圈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杆相连,两根连接杆之间形成间隙。
可选地,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可选地,两根连接杆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向盘,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与环状外圈之间通过一根或两根以上的辐条相连,在至少一个辐条上形成开口部。
可选地,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可选地,开口部的沿方向盘径向的边框部分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可选地,上述开口部形成于径向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辐条上开设开口部,因此可以增加驾驶员的观察面积,使其更便于确认车辆的状态。而且,由于开设了开口部,相当于增加了辐条的表面积,增加了可用于设置各种操作部件的空间,随之可以提高操作方便性。而且,在辐条上开设开口部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外观。另外,开口部的沿方向盘径向的边框部分可视为加强筋,通过适当选择其形状和尺寸,有利于保持方向盘的强度。而且,由于边框部分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上表面呈平面,便于安全气囊的展开,且梯形截面之间形成的凹槽部可以用来支撑安全气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向盘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R-R线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形例的方向盘的示意图。
图4为沿图1中S-S线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变形例的方向盘的示意图。
图6为沿图5中T-T线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为环状外圈,20为中心部,30为横向辐条,40为纵向辐条,50为U型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方向盘,包括环状外圈10、位于环状外圈10中央的中心部20,中心部20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30与环状外圈10相连,从中心部20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30垂直的纵向辐条40,该纵向辐条40与环状外圈10之间通过一个U型连接杆50相连。中心部20中收纳有安全气囊。虽然图1中示出的中心部20的上部呈平面状,但是中心部20的形状不限于此,可以设计为圆形、多边形等各种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在两根横向辐条30和一根纵向辐条40上可以设置各种按键、开关等操作部件。
如图2所示,优选地U型连接杆50的两根竖边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