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型空洞回填的大体积空心混凝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7699.X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巩江峰;张海波;刘鹏;张慧玲;王宏超;冉前先;张东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型 空洞 回填 体积 空心 混凝土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公路、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型空洞回填的大体积空心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方便广大民众的出行,高铁和高速公路越来越受到青睐,安全、快速愈发受到重视。在高速铁路或者高速公路隧道的修建过程中,由于受复杂地质、地形条件和目前勘测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选线曲线半径的限制及城市周边既有构筑物分布的影响,隧道将会通过一些断层、岩溶空洞、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地段。在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岩溶发育地区,隧道不可避免的通过一些巨型溶腔、暗河。隧道通过这些巨型溶腔、暗河的处理方式通常有三种:第一种采用弃碴回填;第二种是在隧道内架设桥梁;第三种采用圬工回填。采用弃碴回填方案,由于回填高度较大,其工后沉降难以控制,通常应用于传统有砟道床隧道内;隧道内架设梁跨方案,由于要在洞内有大量的人员、机具进行长时间作业,对场地、洞壁稳定性要求较高,实际应用范围有限;采用圬工回填方案,首先基础沉降可控,能够满足无砟道床工后沉降要求,其次施工简单、快速;再次,该方案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适用范围广。但是圬工回填方案工程量大,造价高,如何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圬工,保护环境,同时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回填结构安全成为隧道通过大型空腔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空洞回填的大体积空心混凝土结构,以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大型空洞回填的大体积空心混凝土结构,包括填筑于隧道衬砌外壁和大型空腔岩壁之间的回填混凝土体,其特征是:所述回填混凝土体内沿横向、纵向间隔布设竖向孔洞,与竖向孔洞(3)沿竖向间隔设置混凝土横向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混凝土抗压性能强的特性,可大幅度地减少了混凝土回填量,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环境;同时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较好地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问题。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两幅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空洞回填的大体积空心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I-I线的剖面图;
图中构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标记:
隧道衬砌1、回填混凝土体2、竖向孔洞3、混凝土横向连接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经过安全和技术经济比较,目前隧道基底无排水要求的大型空腔多采用混凝土回填结构,但混凝土工程量大,工程造价高,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引起的体积变形开裂问题,可能影响到隧道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如何安全、经济、便捷地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回填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回填圬工的结构成为隧道通过大型空腔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空洞回填的大体积空心混凝土结构,包括填筑于隧道衬砌1外壁和大型空腔岩壁之间的回填混凝土体2,回填混凝土体2内沿横向、纵向间隔布设竖向孔洞3。竖向孔洞3的设置充分利用混凝土抗压性能强的特性,可大幅度地减少了混凝土回填量,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环境,并且较好地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问题。参照图1,为避免竖向孔洞3过高而引起结构大偏心受压,所述回填混凝土体2内沿竖向与竖向孔洞3间隔设置混凝土横向连接板4,可有效地加强回填混凝土体2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保证其安全、可靠。
参照图1和图2,为便于施工,所述竖向孔洞3的横截面呈矩形或者圆形,横截面积为4~9m2。通常,从减少圬工回填和有效地将水化热及时疏散传导出去两方面综合考虑,所述竖向孔洞3中,最外侧竖向孔洞3与大型空腔岩壁之间的间距为3~5m,相邻两竖向孔洞3的横向或者纵向中心距为4~6m。
参照图1,所述混凝土横向连接板4的竖向间距为8~10m,横向连接板4高约2m。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混凝土抗压性能强的特性,可大幅度地减少了混凝土回填量,降低工程造价,以长沙至昆明客运专线某隧道隧底巨型空腔采用圬工回填处理为例,若采用传统圬工回填,需要22.7万方,采用本实用新型之回填结构后为21万方,减少圬工17000方,节约投资约500万元,同时较好地解决了因水化热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的现象。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空洞回填的大体积空心混凝土结构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76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坡支挡系统
- 下一篇:用于加固软土地基的电渗复合真空预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