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操作方便的滑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6923.3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魏崴;温建明;高俊岳;贾艳峰;胡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业升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曹爱红 |
地址: | 5100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方便 滑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方便的滑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这使得建筑施工也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机械化发展,建筑施工有大量的提升、平移的工作,逼切需要一种能提升大型结构、滑移稳定、机械程度高以及安全系数高的装置,现在的滑移装置,采用汽车吊进行提升移动安装,但汽车吊成本高,对场地要求高,对于大型的结构,需要配备多台汽车吊,也有可能出现吊装不到位的问题。公布号为CN101899905A公开了一种吊装滑移装置,包括:滑轨,承重部,移动地设置在滑轨上,利用汽车吊将钢结构吊装设置在滑移装置上,然后用手动葫芦牵引滑移装置,将钢构件就位,该装置采用手动葫芦进行牵引从而实现滑移钢构件,存在工作量大,对于超大型的构件,很难实现移位,机械化程度不高,效率较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稳固、操作方便的滑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提升梁和滑移系统,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安装耳板,所述滑移系统包括与提升梁连接的液压顶推器、用于控制液压顶推器的控制系统以及与液压顶推器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支撑架的安装耳板连接,所述连杆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距与液压顶推器的行程相对应。
进一步地,为了使结构稳固,所述支撑架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平台梁。
进一步地,为了安装方便,所述提升梁上设置有用于与液压顶推器的连接耳板。
进一步地,为了使液压顶推器工作更顺畅,所述安装耳板与连接耳板的安装孔设置在同一水平轴线上。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移动的阻力,所述提升梁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架上与提升梁接触面打磨光滑。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提升滑移功能,所述提升梁的两端设置有液压提升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固,操作简单,可根据待移动结构的大小来设置顶推器的数量,使用灵活,而且设备体积小,方便安装和运输,由于连杆的作用,工人在固定位置操作,若是伸出平台,工人不需要走到平台外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平台梁,2-安装耳板,21-安装孔,3-控制系统,4-连杆,41-连杆安装孔,5-液压顶推器,6-液压提升器,7-提升梁,71-滑块,72-连接耳板,721-连接孔,8-钢绞线,9-待安装结构,9’-目标位置,10-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操作方便的滑移装置,包括两条向外伸出的平台梁1、设置在平台梁1上的提升梁7、与提升梁7连接的两台液压顶推器5、用于控制液压顶推器5的控制系统3以及与液压顶推器5连接的连杆4,所述控制系统3同时控制两台液压顶推器5,以确保两台液压顶推器5同步工作。
所述提升梁7上设置有用于与液压顶推器5连接的连接耳板72,所述平台梁1上靠近楼面10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杆4连接的安装耳板2,所述连杆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连杆安装孔41,所述连杆安装孔41的距离与液压顶推器5的行程相匹配,所述连接耳板72的连接孔721与安装耳板2的安装孔21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所述液压顶推器5通过销轴分别与提升梁7的连接耳板72和连杆4的安装孔41连接,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与安装耳板2销轴连接。
所述提升梁7的底部设置有滑块71,所述平台梁1与滑块71接触面打磨光滑。所述提升梁7两端设置有液压提升器6,所述液压提升器6设置有用于与待安装结构连接的钢绞线8,所述液压提升器6与控制系统3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操作方便的滑移装置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业升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业升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6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户端、显示控制方法、程序和系统
- 下一篇:用频率提高来创建图像中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