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拇指控制指压式卡片滑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5924.6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6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万策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拇指 控制 指压 卡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拇指控制指压式卡片鼠标,尤其是能够改变传统鼠标点击动作带来的腕管综合症。
背景说明
早期鼠标由于是机械结构,各元件未经简化设计体积过大,占用空间多,内部结构复杂,同时,机械鼠标当初采用的滚球需要一个弧形的空间,故此,鼠标就形成了现在这种专用大空间的弧形或蛋形。
但是鼠标更新换代,发展到今天,其内部元件电子化,模块化已经极大的缩小了体积,而设计者们没有脱离固定思维,依然乐此不疲的、墨守成规的追求弧形或蛋形,追求所谓的人体工学弧度,那其实是最不符合人体最灵活的手这个器官运动的方式,而最符合人体工学的就是不固定弧度,活动的弧度才能避免一个固定姿势的疲劳。因为,从平板电脑的切水果游戏可以看出,手掌和手指伸平滑动才是最灵活、敏感、准确的。手可屈可伸才能保证最灵活器官发挥最灵活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鼠标外观呈圆角三角卡片状流线型,其仅包括壳体、滚轮、光电移位传感器。前角上面设有弧形凹陷,后端有电池仓,光电移位传感器于壳体底部正中心位置。集成电路板于上下壳体之间。左侧角端有开孔,滚轮部分伸出通孔。滚轮转轴与微处理器连接,滚轮水平内侧和垂直上下侧有各触发元件,通过拇指对滚轮进行前后滚动及按压(同传统鼠标中键)、向上拨动(同传统鼠标左键)、向下拨动(同传统鼠标右键)配合其他手指压住壳体滑动来完成鼠标操作。简单的说也就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实现按压住卡片滑动引导方向功能,大拇指实现控制滚轮和左右键功能,小拇指起到辅助固定滑鼠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掌伸平按压来掌控鼠标比传统鼠标那种依靠大小拇指辅助掌控鼠标更能确保牢固性。同时,按压式水平滑动鼠标比传统鼠标更能够保证精确度、灵敏度,尤其是速度;在原普通光电鼠标工作原理基础上,依靠滚轮在与其滚轴垂直方向上下拨动,满足了单个大拇指就能完成传统鼠标的依靠食指与中指两个手指才能完成左键和右键功能,完美的替代了传统鼠标的左右键功能,也保留了原来滚轮的功能。同时,滚轮操作也比触控式操作更加灵敏和准确;由于不具备传统的鼠标左右键,所以鼠标外壳可为无缝一体化,更加美观符合流线型。卡片式结构,减少传统鼠标固定弧形迫使人手长期维持在一个姿势造成的疲劳,避免手指点击操作,减少腕管综合症属于保健滑鼠;新型鼠标的有线型与锂电无线型厚度会很小,普通电池无线行稍厚一点。但是,平均大尺寸不超过一张银行卡,重量在100克以下,节省占用空间,重量轻,便于携带,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透视图,图2是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滚轮,2-中指托位,3-电池仓,4-集成电路板与滚轮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拇指控制指压式卡片保健鼠标的改进主要在外壳样式与滚轮的位置上,不对鼠标主体内部其他线路等造成影响,生产制作时不必改动鼠标主体的内部结构,只需在原有传统鼠标的基础上,改动鼠标主体的外壳样式。本实用新型附图所示鼠标主体为卡片式圆角三角形,侧面与顶面为一体弧形。滚轮(1)水平内侧和垂直上下侧有各触发元件,与微处理器连接实现传统的点击确认功能。中指托位(2)位于前段顶部呈凹陷状便于固定和掌控鼠标主体,由于无左右按键,故鼠标主体可制作成无缝一体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万策,未经刘万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59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红外线感应孔失效的触摸面板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