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板总成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1106.9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0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昆;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24 | 分类号: | B60R2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总成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板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伴随汽车销量的逐年增长,与汽车相关的交通事故案件也屡次突破往年峰值。有鉴于此,汽车自身的安全配置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安全带是汽车安全配置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在碰撞发生时,安全带将人体束缚在座位上,防止人体由于惯性被甩向汽车前进方向,进而减轻人体受伤害的程度。而安装安全带的固定板结构是整车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安全带与车身的连接结构,通过与C柱内板总成的连接而形成一个封闭腔体,达到CAE设定的目标值,以及满足安全带的安装操作便利性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板总成及汽车,该固定板由两个零件组成,冲压成形性好于原盒型零件,具有较高的强度,便于安全带安装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板总成,应用于汽车,用于安装安全带,包括:
安全带加强板和安全带固定板;
其中所述安全带加强板和所述安全带固定板组合连接成盒型件。
所述安全带加强板包括与汽车的后隔板总成配合安装的第一安装结构,所述安全带固定板包括与汽车的C柱内板总成配合安装的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组合形成为所述盒型件。
所述安全带加强板和所述安全带固定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安全带加强板与汽车的后隔板总成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安全带固定板与汽车的C柱内板总成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后隔板总成、C柱内板总成、安全带和用于固定安全带的固定板总成,其中所述固定板总成设置于后隔板总成和C柱内板总成的连接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总成包括:
安全带加强板和安全带固定板;
其中所述安全带加强板和所述安全带固定板组合连接成盒型件。
所述安全带加强板包括与汽车的后隔板总成配合安装的第一安装结构,所述安全带固定板包括与汽车的C柱内板总成配合安装的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组合形成为所述盒型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固定板总成由安全带加强板和安全带固定板两部分构成,可以避免钣金件冲压工艺性缺陷,甚至开裂的问题,保证安装点强度及安全带的安装方便性,且结构本身强度高、产品工艺性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车身上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盒型钣金件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板结构分解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板结构焊接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板结构安装安全带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板结构;2-后隔板总成;3-C柱内板总成;4-安全带加强板;5-安全带固定板;6-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安全带安全配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固定板总成及汽车。
结合图1,并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板总成,应用于汽车,用于安装安全带,包括:
安全带加强板4和安全带固定板5;
其中所述安全带加强板4和所述安全带固定板5组合连接成盒型件。
所述安全带加强板4包括与汽车的后隔板总成2配合安装的第一安装结构,所述安全带固定板5包括与汽车的C柱内板总成3配合安装的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组合形成为所述盒型件。
所述安全带加强板4和所述安全带固定板5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安全带加强板4与汽车的后隔板总成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安全带固定板5与汽车的C柱内板总成3通过焊接连接。
如图1所示,体现了本实用新型在车身上的位置和周边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征,固定板结构1通过焊点与C柱内板总成3以及后隔板总成2形成封闭腔体,其设计结构强度满足CAE要求。
如图2所示为原盒型钣金件,冲压工艺性比较差,并且由于安全带6安装面设计调整导致对应调整后的盒型钣金件产生冲压负角,故继续沿用原盒型件的设计不可行,因此将盒型件件拆分为两个零件,即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1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抓取或夹紧装置
- 下一篇:用于面食加工的牵引式压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