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口微差压测量取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4902.X | 申请日: | 2013-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军;王林;孙忠玉;文梅霞;尚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3/00 | 分类号: | G01L1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5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口微差压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仪表测量技术领域,涉及微差压测量取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转炉口微差压测量取压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用未燃法进行煤气回收时,为了提高煤气质量和回收率以及减少转炉烟气外泄对环境的污染,设置了炉口微差压调节系统。它根据炉口烟罩内烟气压力的大小,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第二文氏管喉口R-D阀的开度,使炉口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控制在±20Pa左右。
炉口微差压调节控制系统能否实现,关键在转炉口微差压的测量。当转炉口微差压信号测量失准或不能检测时,炉口微差压自动调节控制系统将会失去控制作用,影响转炉煤气回收或因烟气外溢污染冶炼环境。
炉口微差压的取压点一般设在下部烟道上,用四点取压,四根取压管的管径均为φ40mm,取压管引出后再由一根φ50mm环形管将四根取压管联通,取其平均压力到微差压变送器上,同时在测量管路加装氮气吹扫设施以便在转炉停吹时进行反吹扫。
以上取压方式均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取压管管径较大,且有四个取压口,吹扫氮气压力不足,不能集中吹扫堵塞的取压口,吹扫效果不佳。二是在转炉冶炼过程中会出现钢水喷溅,喷溅的钢液粘连在取压口上造成的堵塞,反吹扫气源无法将造成取压口堵塞的钢渣吹开。三是取压口一但堵塞后,只有在转炉停产后,待取压口周围环境温度降到外界温度时,采用人工疏通的方式打开取压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口微差压测量取压装置,适于连续取压,具备取压口自动破渣及取压管自动反吹扫的取压装置及技术,能有效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并满足达到转炉口微差压信号连续测量准确性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密封的壳体,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A进气口和B进气口,壳体内的一个端面上设有气缸,气缸的两个气口分别与A进气口和B进气口连通;壳体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短管,该短管的一端伸入壳体内,该短管的另一端伸出壳体外,短管位于壳体外的侧壁上设有取压口;气缸的活塞杆与捅针的一端相连接,捅针的另一端伸入短管内,捅针可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该转炉口微差压测量取压装置还包括差压变送器、气体分配器和控制器,差压变送器通过反吹扫保护阀与取压口相连接;气体分配器通过反吹扫控制阀与取压口相连接,气体分配器通过气源切断阀与气电控制器相连接,气电控制器分别与A进气口和B进气口相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反吹扫保护阀、反吹扫控制阀、气电控制器相连接。
壳体伸入短管的端面上设有框架,框架上设有推动杆,推动杆一侧与气缸活塞杆相连接,推动杆另一侧与捅针相连接。
壳体侧壁上分别设有冷却氮气入口和冷却气排气孔,冷却氮气入口通过冷却气控制阀与气体分配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转炉口微差压测量取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控制器程序,控制气电控制器,通过B进气口进气,A进气口放气,活塞杆推出,控制捅针,对取压口进行破渣处理;推出结束后,通过控制器程序,控制气电控制器,通过A进气口进气,B进气口放气,活塞杆退回,捅针退回到取压口的后面。当转炉冶炼发生钢液喷溅堵塞取压口时,可快速控制捅针将取压口进行疏通,同时,操作人员不用进入转炉危险区域作业,也避免了因疏通取压口,转炉冶炼生产必须中断的问题。
2、在短管位于壳体外的侧壁上设有取压口,取压口通过反吹扫控制阀与气体分配器相连接,实现转炉口微差压取压管自动反吹扫功能,保证每炉冶炼完成后都进行氮气反吹扫,避免手动控制反吹扫因维护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取压口及管路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转炉口微差压测量取压装置示意图。
图中:1、法兰连接式取压口,2、控制器,3、取压口,4、壳体,5、A进气口,6、气缸,7、B进气口,8、冷却氮气入口, 9、捅针,10、反吹扫保护阀,11、反吹扫控制阀,12、气电控制器,13、气源切断阀,14、冷却气控制阀,15、气体分配器,16、差压变送器,17、取压吹扫破渣控制器,18、微差压信号,19、中压氮气,20、转炉冶炼信号,21、冷却气排气孔,V-A、V-A1、V-B、V-B1、V-C、V-C1、V-D、V-D1为管路切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49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油抽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良后的自动排烟隧道炉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