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力输送泵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2053.4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夏明;许晓东;吕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合肥)水泥通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50 | 分类号: | B65G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力 输送 排气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力输送泵,具体涉及一种气力输送泵排气装置,属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仓式气力输送泵的工作方式为间歇式输送,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进料阶段,第二阶段为输送阶段,第三阶段为排气阶段,此三个阶段组成一个循环周期。
进料阶段排气阀和进料阀打开,下料量与排气量形成平衡,由于受排气阀规格的限制,排气管道较小,制约着进料速度;输送阶段排气阀关闭,仅考虑排气阀的密封性能;排气阶段排气阀打开,泵体内残余气体压力约0.1MPa,料气混合进入排气管,对管壁和排气阀磨损较大,主要是冲刷磨损。通常排气管道DN50~DN150,主要原因是若增大排气管道的规格,则排气阀的规格也随之调整,而大规格的排气阀耐磨性较差,若使用国外进口的阀门成本很高。大输送量气力输送泵容积很大(大于25m2),大量的气体通过截面积相对较小的排气管道和阀门时速度快且磨蚀性强,排气管道和阀门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的大输送量气力输送泵排气装置。
一种气力输送泵排气装置,包括主排气管道和第一排气阀,所述主排气管道旁增设有旁通排气管道,旁通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排气阀。
所述主排气管道规格DN300。
所述旁通排气管道规格DN100,排气阀为耐磨型气动双闸板阀。
所述主排气管道上的第一排气阀和旁通排气管道上的第二排气阀的上方均设有软连接。
所述软连接为橡胶波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缩短进料时间,提高输送效率,通过增设旁通排气装置后进料20t矿粉时间约40秒,常规DB2600型气力输送泵进料20t矿粉时间约100秒,缩短时间约1min。若常规循环周期时间为6min,一个小时输送10次,改进排气装置后的循环时间为5min,一个小时输送12次,B2600型气力输送泵(容积25m3)单位时间输送量可增加40t。
2)有效解决排气时的磨损问题,改进排气装置后排气阀门性能稳定,排气时间缩短,因排气风速的降低,冲刷磨损也减小,有效避免了对阀门耐磨性的依赖,延长了阀门和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3)在排气阀上方设有橡胶波纹管作为软连接,减震和缓冲作用明显,减少了计量误差,提高了计量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力输送泵排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排气管道,2、第一排气阀,3、旁通排气管道,4、第二排气阀,5、软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气力输送泵排气装置,包括主排气管道1和第一排气阀2,所述主排气管道1旁增设有旁通排气管道3,旁通排气管道3上设置有第二排气阀4,所述主排气管道1规格DN300;所述旁通排气管道3规格DN100,第二排气阀4为耐磨型气动双闸板阀。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进料时主排气管道1和旁通排气管道3打开,因排气管道截面积大排气阻力小,进料时间短。当排气阀得到关闭信号时,第一排气阀2先关闭,延时后第二排气阀4关闭。
排气阶段旁通排气管道3上耐磨型气动双闸板阀先打开降压,延时后主排气管道1上气动蝶阀打开,排气时间缩短;因主排气管道1截面积的增大,降低排气风速和时间,减小磨损。
主排气管道1上的第一排气阀2和旁通排气管道3上的第二排气阀4的上方均设有软连接5,所述软连接5为橡胶波纹管,主要起到减震和缓冲作用,减少了计量误差,提高了计量精度。
通过上述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下进行变更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合肥)水泥通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合肥)水泥通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2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