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双向金属自密封效果好的蝶阀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7027.2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0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彬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双向 金属 密封 效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心蝶阀,尤其是一种具备双向金属自密封效果好的蝶阀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三偏心硬密封蝶阀的阀座是直接在阀体内加工形成,没有补偿功能;反向密封时,蝶板在介质力推动下,阀杆与轴套配合间隙顺速的向反方向多动,使原来吻合的密封面形成了一道阀杆与轴套间隙相同缝隙,介质从缝隙中流向下游,阀门密封付形同虚设。密封效果不好,容易失效,不能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具备双向金属自密封效果好的蝶阀密封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备双向金属自密封效果好的蝶阀密封结构,包括阀体、阀杆、蝶板、执行器和支架;所述蝶板外设有蝶板压盖,所述蝶板外缘设有浮动阀座,所述蝶板与浮动阀座之间设有蝶板密封圈,所述浮动阀座与阀体之间设有阀座密封圈;所述阀体内设有台肩,所述台肩位于浮动阀座的外部,所述台肩上设有多个介质增压孔;所述浮动阀座通过限位销安装在台肩上,所述浮动阀座可在阀体内左右移动;所述浮动阀座与蝶板密封圈的密封面为斜面。
所述阀体上方分别设有填料垫、填料和填料压盖。
所述阀杆与阀体之间设有轴承。
所述阀杆通过连接销与蝶板固定,所述蝶板压盖通过压板螺钉与蝶板固定。
所述阀杆下方分别设有对口圆环和平面轴承。
所述阀体的下方设有下压盖。
本实用新型的具备双向金属自密封效果好的蝶阀密封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具备双向金属自密封效果好的蝶阀密封结构,采用独立的浮动阀座,在阀门密封时可左右相互移动,达到补偿阀杆在轴套转动配合中的间隙形成的密封面缝隙。反向密封时,利用阀体凸肩上的数个介质增压孔,利用介质压力通过增压孔向可移动阀座增加推力,补偿阀杆在轴套转动配合中的间隙形成的密封面缝隙。使移动阀座密封面向前移动贴向蝶板密封面,介质压力越大,推动阀座的力越大,阀座与蝶板的密封面接触的密封面越吻合,反向密封性能越佳,达到与正向密封一样的功能。
本偏心蝶阀适用于温度≤425℃、压力≤64Kg的蒸汽、油品、水双向密封的法兰、焊接和对夹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备双向金属自密封效果好的蝶阀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备双向金属自密封效果好的蝶阀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5、阀杆20、蝶板10、执行器1和支架2;所述蝶板10外设有蝶板压盖8,所述蝶板10外缘设有浮动阀座12,所述蝶板10与浮动阀座12之间设有蝶板密封圈11,所述浮动阀座12与阀体15之间设有阀座密封圈13;所述阀体15内设有台肩21,所述台肩21位于浮动阀座12的外部,所述台肩21上设有多个介质增压孔19;所述浮动阀座12通过限位销6安装在台肩21上,所述浮动阀座12可在阀体15内左右移动;所述浮动阀座12与蝶板密封圈11的密封面为斜面。
所述阀体15上方分别设有填料垫5、填料4和填料压盖3。
所述阀杆20与阀体15之间设有轴承14。
所述阀杆20通过连接销9与蝶板10固定,所述蝶板压盖8通过压板螺钉7与蝶板10固定。
所述阀杆20下方分别设有对口圆环16和平面轴承17。
所述阀体15的下方设有下压盖18。
本实用新型的具备双向金属自密封效果好的蝶阀密封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蝶板、阀杆由连接销连接,在阀体的轴套中左右转动,浮动阀座在双向密封时可在阀体内互相左右移动,浮动阀座与阀体内的硅橡胶O型圈形成了一对可移动的活塞,在蝶板压力和流向介质的推力下左右移动,浮动阀座密封面与蝶板密封面形成角度全完全吻合的密封付,阻止上游介质向下游流动,达到切断介质的作用。
正向密封时,(主密封)蝶板在阀杆转动作用下,达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正向密封时蝶板在阀杆的转动下,蝶板密封面顺速向浮动阀座的密封面移动,浮动阀座背面紧贴阀体凸肩,使蝶板密面与阀座密封面角度形成一对完全吻合的密封面,阻止了介质向下游流动。这种机构与原始的三偏心蝶阀密封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点是
反向密封时本阀门利用阀体凸肩上的数个介质增压孔,利用介质压力通过增压孔向可移动阀座增加推力,补偿阀杆在轴套转动配合中的间隙形成的密封面缝隙。使移动阀座密封面向前移动贴向蝶板密封面,介质压力越大,推动阀座的力越大,阀座与蝶板的密封面接触的密封面越吻合,反向密封性能越佳,达到与正向密封一样的功能。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彬,未经李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70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缆井盖板开启装置
- 下一篇:新型线性摩擦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