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光调Q光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8385.7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0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砺;孙正国;校金涛;贺坤;陈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3 | 分类号: | G02F1/03;H01S3/115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光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光调Q光开关。
背景技术
在电光调Q激光器中,电光调Q常用的电光晶体一般有LiNbO3(LN)和BBO晶体等。与BBO晶体相比较,LN晶体的电光系数较大,半波电压较小,价格也较为便宜。然而,LN晶体存在着较严重的压电效应,很难被消除,而BBO晶体则几乎没有压电效应,因而使用BBO晶体制作的电光调Q开关工作性能更加稳定。
我们知道,电光晶体或陶瓷的半波电压越高,驱动的调制电压源就越复杂,成本也就越高,因而晶体的半波电压越低越好。常用的电光调Q光开关100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光经输入准直器101准直后通过第一走离(Walk-off)晶体103分束为o光和e光,在图1中,没有对中间的电光晶体105或陶瓷施加横向半波电压,分开的两束光经1/2波片106后由第二走离(Walk-off)晶体104合为一束,耦合进输出准直器102,即Q开关的“开”的状态;在图2中,对中间的电光晶体105或陶瓷施加横向半波电压,分开的两束光没有合束在一起,而是分开距离增大,不能耦合进输出准直器102,即Q开关的“关”的状态。根据半波电压的公式,电光晶体或陶瓷的半波电压与其长度和厚度的比例成反比,因而为了降低半波电压,应尽可能的增加电光晶体或陶瓷的长度,减小其厚度。然而,晶体或陶瓷过长和过薄会大大增加加工的难度,而且晶体或陶瓷也会容易变形甚至断裂,而且器件的尺寸也会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光调Q光开关,可有效增加电光材料的等效长度,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半波电压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光调Q光开关,包括依光路设置的偏振分光元件、电光元件和偏振合光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光路平移反射元件,位于电光元件后面或电光元件两端面,将经过电光元件的输出光平行平移并反射回电光元件,使入射光至少两次经过电光元件;入射光由偏振分光元件分为两束平行传输的线偏振光,之后入射到电光元件,再经光路平移反射元件平移并反射后,再次经过电光元件,如此至少两次经过电光元件之后经偏振合光元件合束后输出;通过改变电光元件的电压进行调Q;所述光路平移反射元件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反射平面,所述两个反射平面上镀有相位补偿膜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部分反射镜,位于电光元件与偏振合光元件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1/4波片,位于电光元件与部分反射镜之间。
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一波片,设于偏振分光元件和电光元件之间,用于补偿偏振分光元件分离输出的两束线偏振光的光程差。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输入输的输入光纤准直器和输出端的输出光纤准直器。
进一步的,所述偏振分光元件和偏振合光元件为walk-off晶体或PBS棱镜;所述光路平移反射元件为直角棱镜或两相互垂直的平面反射镜;所述电光元件为电光晶体或电光陶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电光调Q光开关,包括依光路设置的偏振分光元件、电光元件和全反射镜,还包括至少一个光路平移反射元件,位于电光元件后面或电光元件两端面,将经过电光元件的输出光平行平移并反射回电光元件,使入射光至少两次经过电光元件;入射光由偏振分光元件分为两束平行传输的线偏振光,之后入射到电光元件,经光路平移反射元件平移并反射后,再次经过电光元件,如此至少两次经过电光元件之后,经全反射镜反射沿原路返回,再次经电光元件及光路平移反射元件之后回到偏振分光元件;通过改变电光元件的电压进行调Q;所述光路平移反射元件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反射平面,所述两个反射平面上镀有相位补偿膜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波片,设于偏振分光元件和电光元件之间,用于补偿偏振分光元件分离输出的两束线偏振光的光程差。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输入端的光纤准直器。
进一步的,所述偏振分光元件为walk-off晶体或PBS棱镜;所述光路平移反射元件为直角棱镜或两相互垂直的平面反射镜;所述电光元件为电光晶体或电光陶瓷,如BBO晶体或LiNbO3(LN)晶体等。
上述各技术方案的电光调Q光开关,可以应用于固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中,作为调Q开关,形成调Q激光器,输出脉冲激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8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