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气体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0898.3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7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石美云;曹洪亮;代文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伊斯顿过滤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气体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气体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石油钻井现场的压缩气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现场实际施工中,从空压机到增压机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中的铁锈、管线安装时意外进入管线的泥土,如果不及时清除,一旦进入增压机,将导致内置金属丝网过滤器堵塞甚至破损。根据统计,现场增压机很多故障都因此而发生。空压机排出的空气,经过自配分离器分离油水后,输送过程中随着空气温度的进一步降低,其会进一步产生液态油和水,液态油水进入增压机将导致增压机缸头高温、缸头水击,导致增压机故障。同时气阀和阀片的使用寿命下降。因此需要压缩气体净化装置对气体进行净化,现有压缩空气净化技术一类为机械分离,一类为纤维过滤分离。单纯的机械分离效率低,过滤精度差,而纤维过滤分离在石油钻井高压和大流量工况中,滤芯使用寿命短,无法满足工程现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精度高,分离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的压缩气体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压缩气体净化装置,包括罐体、罐体进气口、罐体出气口、排水口、上旋风组件和下旋风组件,罐体还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罐体进气口与下腔室连通,罐体出气口与上腔室连通,上旋风组件位和下旋风组件位于下腔室内,且下旋风组件位于上旋风组件的下方,所述上旋风组件包括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气体入口位于下腔室内,气体出口位于上腔室内,还包括双层过滤分离结构,所述双层过滤分离结构包括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双层过滤分离结构位于上腔室,进气通道与上旋风组件的气体出口连通,排气通道与罐体出气口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双层过滤分离结构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内支撑骨架、预过滤层和不锈钢精过滤层,双层过滤分离结构的最里层为支撑骨架,预过滤层在内支撑骨架的外部围成圆筒形内壁,不锈钢精过滤层在预过滤层外围形成圆筒形外壁;上端盖位于双层过滤分离结构的上部,且上端盖与内支撑骨架和不锈钢精过滤层固定连接;下端盖位于双层过滤分离结构的下部,且下端盖与内支撑骨架和不锈钢精过滤层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还包括通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不锈钢过滤层包括金属层和有效过滤层,金属层上均匀分布圆形孔洞,有效过滤层覆盖在金属层外壁。
进一步的是,所述双层过滤分离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上盖还包括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位于上盖的密封圈槽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旋风组件为锥台形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旋风组件的下端为锥台形结构。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安全阀和自动排水阀,所述安全阀与上腔室连通,所述自动排水阀连接在排水口上。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前压力计和后压力计,所述前压力计与下腔室连通,所述后压力计与上腔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上旋风组件和下旋风组件可以使压缩气体分离效率更高,增加的双层过滤分离结构可以对压缩气体进行多重过滤,从而可以提高过滤装置的过滤精度,装置设有安全阀和自动排水阀,装置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无人值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层过滤分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自动排水阀2、下旋风组件301、上旋风组件302、前压力计401、后压力计402、罐体进气口5、罐体出气口6、双层过滤分离结构7、安全阀8、密封圈9、上端盖10、不锈钢精过滤层11、预过滤层12、内支撑骨架13、下端盖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伊斯顿过滤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伊斯顿过滤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0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环尺寸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盆栽植物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