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气体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0898.3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7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石美云;曹洪亮;代文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伊斯顿过滤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气体 净化 装置 | ||
1.压缩气体净化装置,包括罐体、罐体进气口(5)、罐体出气口(6)、排水口、上旋风组件(302)和下旋风组件(301),罐体还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罐体进气口(5)与下腔室连通,罐体出气口(6)与上腔室连通,上旋风组件(302)位和下旋风组件(301)位于下腔室内,且下旋风组件(301)位于上旋风组件(302)的下方,所述上旋风组件(302)包括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气体入口位于下腔室内,气体出口位于上腔室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层过滤分离结构(7),所述双层过滤分离结构(7)包括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双层过滤分离结构(7)位于上腔室,进气通道与上旋风组件(302)的气体出口连通,排气通道与罐体出气口(6)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过滤分离结构(7)包括上端盖(10)、下端盖(14)、内支撑骨架(13)、预过滤层(12)和不锈钢精过滤层(11),双层过滤分离结构(7)的最里层为支撑骨架,预过滤层(12)在内支撑骨架(13)的外部围成圆筒形内壁,不锈钢精过滤层(11)在预过滤层(12)外围形成圆筒形外壁;上端盖(10)位于双层过滤分离结构(7)的上部,且上端盖(10)与内支撑骨架(13)和不锈钢精过滤层(11)固定连接;下端盖(14)位于双层过滤分离结构(7)的下部,且下端盖(14)与内支撑骨架(13)和不锈钢精过滤层(11)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14)还包括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精过滤层(11)包括金属层和有效过滤层,金属层上均匀分布圆形孔洞,有效过滤层覆盖在金属层外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过滤分离结构(7)还包括密封圈(9),所述上端盖(10)还包括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9)位于上端盖(10)的密封圈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旋风组件(301)为锥台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风组件(302)的下端为锥台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阀(8)和自动排水阀(2),所述安全阀(8)与上腔室连通,所述自动排水阀(2)连接在排水口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压力计(401)和后压力计(402),所述前压力计(401)与下腔室连通,所述后压力计(402)与上腔室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伊斯顿过滤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伊斯顿过滤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08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环尺寸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盆栽植物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