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二次快速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15415.0 | 申请日: | 2013-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8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铭锋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刘健;黄韧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二次 快速 机构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二次快速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为提高注塑成型的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安全生产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自动化生产在注塑成型生产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些通讯产品的底座塑胶件,产品使用PC材料。该产品的塑胶模具结构中动模侧有18支小斜顶、一支大斜顶。模具在注塑完后产品通过斜顶和顶针、司筒共同顶出,但在产品顶出后,因斜顶顶部特别是大斜顶顶部和侧面对产品仍有很大的粘附力,导致使用机械手取件困难或会伤及产品,无法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良率。
但有些产品采用常规顶针、斜顶等元件顶出后,顶出元件仍与产品相接触,对产品有较强的粘附力甚至损伤产品,不利于使用成型注塑机械手取出实现自动化生产。二次快速顶出机构的使用应用由此而产生,其可有效减少粘附力,使取件不损伤产品,实现注塑成型机的自动化生产。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二次快速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实现有效减少粘附力,使取件容易及不损伤产品,实现注塑成型机的自动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二次快速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
在顶针固定板与顶针底板内,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 至少包括座体、镶针推杆、顶针、圆弧镶件,一销钉穿设所述座体且与所述座体内槽中的所述圆弧镶件,所述镶针推杆顶住所述圆弧镶件的第一角,所述圆弧镶件的第二角顶住所述顶针,所述顶针底板下还包括一顶出柱,当所述顶出柱顶起所述顶针底板,所述镶针推杆受动模板底面下压时,带动所述顶针顶出,所述顶针的底端套设弹性件、卡位机构,所述弹性件受压反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模具,在顶针固定板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顶住所述动模板底面,所述顶针运动停止,所述弹性件开始反弹复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模具,所述弹性件是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模具,所述镶针推杆下压运动行程等于所述镶针推杆和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模具,所述镶针推杆的底端大于杆身。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模具,所述镶针推杆的底面是平面或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模具,所述顶针的顶点均匀设置构成成型零件的平衡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该二次快速顶出机构,是为解决塑胶产品其模具斜顶多在顶出后斜顶与产品相接触的表面有较大的抱紧力,注塑机使用机械手取件易失效及损伤产品,使用二次快速顶出机构可有效解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二次快速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二次快速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动模板底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二次快速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二次快速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解决此问题,使用一种具有二次快速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一套特别的 二次快速顶出结构配合常规顶针、斜顶共同顶出产品,有效减少粘附力,使取件容易及不损伤产品,实现注塑成型机的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二次快速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
在顶针固定板2与顶针底板3内,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至少包括座体9、镶针推杆4、顶针5、圆弧镶件6,一销钉7穿设座体9且与座体9内槽中的圆弧镶件6,镶针推杆4顶住圆弧镶件6的第一角,圆弧镶件6的第二角顶住顶针9,顶针底板2下还包括一顶出柱1,当顶出柱1顶起顶针底板3,镶针推杆4受动模板底面5下压时,带动顶针9顶出,顶针8的底端套设弹性件、卡位机构,所述弹性件受压反弹。
进一步地,在顶针固定板2上设有限位柱10,限位柱10顶住所述动模板底面5,顶针8运动停止,所述弹性件开始反弹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铭锋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铭锋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5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障碍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三色塑胶鞋底成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