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放、阶梯复合式浇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5999.3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8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王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重机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659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 阶梯 复合 浇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浇注系统,具体涉及大型壳体类铸钢件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壳体类铸钢件的浇注系统均采用单层次、多浇口的方式,横浇口为单层次,内浇口的截面积与直浇口、横浇口的面积之比为直浇口:横浇口:内浇口=1:1: 1.2(比例形式为近似开放式),由于钢液充型时间较长而在铸件的高度方向上产生了多层次的冷隔、水纹及远离浇口的局部位置产生浇注不足缺陷,由此而导致的返修率高达55%以上,铸件的废品率达15-20%左右;由于内浇口进入型腔钢水的流动不平稳且时间较长,而产生了严重的冲砂、粘砂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为了有效解决大型壳体类铸钢件所产生的冷隔、水纹、冲砂、浇注不足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放、阶梯复合式浇注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开放、阶梯复合式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杯以及与浇口杯联接的直浇道,直浇道联接浇口杯和横浇道,横浇道联接内浇道。
所述的横浇道由至少两层横浇道构成,每层横浇道均与直浇道联接。
所述的浇口杯直径为80mm~120mm,直浇道横截面直径为110mm~120mm,横浇道横截面直径为80mm~100mm,内浇道横截面直径为60mm~80mm。
所述的直浇道底侧加长1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改新式浇注系统设置操作容易,不存在成本上升,无冷隔、水纹、冲砂、浇注不足缺陷的产生,其铸件废品率由原来的15-20%下降为零,返修率由原来的55%下降到5-6%左右,提高了生产效率,无废品产生,节约了铸件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底注浇道加侧面进浇道示意图。
图2为底注浇道加侧面进浇道仰视图。
其中: 1、浇口杯,2、直浇道,3、横浇道,4、内浇口,5、第一层横浇道,6、第二层横浇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开放、阶梯复合式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杯1以及与浇口杯1联接的直浇道2,直浇道2联接浇口杯1和横浇道3,横浇道3联接内浇道4。
所述的横浇道3由至少两层横浇道构成,每层横浇道均与直浇道2联接。
所述的浇口杯直径为80mm~120mm,直浇道横截面直径为110mm~120mm,横浇道横截面直径为80mm~100mm,内浇道横截面直径为60mm~80mm。
所述的直浇道底侧加长150mm。
实施例1:浇口杯1横截面直径为120mm,直浇道2横截面直径为120mm,底侧加长150mm,使钢水从钢包中出来后有个缓冲窝,不至于有大的冲刷力,同时使钢水的稳定性较好,不至于产生大的漩涡;第一层横浇道5和第二层横浇道6横截面直径为100mm,内浇道4单个横截面直径为80mm,同时从三个不造成铸钢件冲刷和热节小的部位进入砂型型腔,第一层横浇道采用底返式浇道,保证钢水平稳充填至型腔,同时不产生大的冲刷力;第二层横浇道6能够避免第一层浇道长时间的冲刷型腔,导致局部冲刷厉害产生粘砂缺陷,同时又能保证钢水尽快充型,保证了铸刚件的质量。
实施例2:浇口杯1横截面直径为80mm,直浇道2横截面直径为100mm,底侧加长150mm,使钢水从钢包中出来后有个缓冲窝,不至于有大的冲刷力,同时使钢水的稳定性较好,不至于产生大的漩涡;第一层横浇道5和第二层横浇道6横截面直径为80mm,内浇道4单个横截面直径为60mm,同时从三个不造成铸钢件冲刷和热节小的部位进入砂型型腔,第一层横浇道采用底返式浇道,保证钢水平稳充填至型腔,同时不产生大的冲刷力;第二层横浇道6能够避免第一层浇道长时间的冲刷型腔,导致局部冲刷厉害产生粘砂缺陷,同时又能保证钢水尽快充型,保证了铸刚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改新式浇注系统设置操作容易,不存在成本上升,无冷隔、水纹、粘砂、冲砂、浇注不足缺陷的产生,其铸件废品率由原来的15-20%下降为零,返修率由原来的55%下降到5-6%左右,提高了生产效率,无废品产生,节约了铸件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重机铸锻有限公司,未经林州重机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5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以及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体激光器的放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