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5466.5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锦志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6370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除湿干燥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冷干机。
背景技术
冷干机是冷冻式干燥机的简称,它是利用制冷装置降低饱和压缩气体的温度,析出部分水蒸汽,并通过气水分离器分离排出,从而降低压缩气体的露点温度,使压缩气体得到干燥。冷干机的换热部件主要为预冷器、蒸发器及冷凝器。压缩气体在蒸发器中被强制冷却,压缩气体中饱和的水蒸汽因此凝结呈液态水,由气水分离器分离排出。预冷器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蒸发器的热交换负荷进而减少制冷压缩机功率,另外有助于提高压缩气体的排气温度以防输送压缩气体的管道结露。冷凝器是制冷系统维持运行的换热部件。目前,大部分冷干机的预冷器、蒸发器及冷凝器三者是分体式设置的,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很多外部连接管道,管道越多接口越多,潜在的漏点也越多,容易造成能量的浪费,从而降低换热效率。而且分体式的结构使冷干机整体结构庞大,占地空间大,制造成本高。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061530U,公开了一种冷干机,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饿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气水分离器以及用于安装连接的管道和阀门,蒸发器的上端部开有通孔,通孔通过管道依次与阀门、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连接,蒸发器的下端部通过管道与气水分离器连接,蒸发器内的换热器采用波纹板片式换热器。采用波纹板式的换热器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简化装置、降低成本。但是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分体式设置的,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很多外部连接管道,管道越多接口越多,潜在的露点也越多,容易造成能量的浪费,从而降低换热效率。而且分体式的结构使冷冻机整体结构庞大,占地空间大,制造成本高。板片式由于流体通道小,阻力大,流体通过时压力损失大,因此造能源浪费。另外没有预冷器,制冷负荷大,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冷干机的预冷器、蒸发器及冷凝器三者是分体式设置的,容易造成能量的浪费,从而降低换热效率;而且预冷器较小,蒸发器负荷大导致制冷功率高,整体能耗高;以及冷干机整体结构庞大,占地空间大,制造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冷干机,它将预冷器、蒸发器及冷凝器三者合体设置,不易造成能量的浪费,换热效率高;冷干机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空间小,制造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干机,包括制冷装置、与制冷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的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筒体、安装在筒体内的若干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均呈台阶状结构,换热管从内往外依次为制冷剂蒸发器管、压缩气体蒸发器管、压缩气体预冷器管、制冷剂冷却管,制冷剂蒸发器管外壁与压缩气体蒸发器管内壁之间、压缩气体蒸发器管外壁与压缩气体预冷器管内壁之间以及压缩气体预冷器管外壁与制冷剂冷却管内壁之间均设有换热片;筒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相互密封隔离的制冷剂蒸发器上腔、压缩气体蒸发器上腔、压缩气体预冷器上腔、冷却水冷凝器上腔、制冷剂冷凝腔、冷却水冷凝器下腔、压缩气体预冷器下腔、压缩气体蒸发器下腔、制冷剂蒸发器下腔,制冷剂蒸发器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制冷剂蒸发器上腔和制冷剂蒸发器下腔,压缩气体蒸发器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压缩气体蒸发器上腔和压缩气体蒸发器下腔,压缩气体预冷器管两端分别连通压缩气体预冷器上腔和压缩气体预冷器下腔,制冷剂冷却管两端分别连通冷却水冷凝器上腔和冷却水冷凝器下腔;筒体上制冷剂蒸发器上腔位置设有制冷剂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发器下腔位置设有制冷剂蒸发器进口,压缩气体蒸发器上腔位置设有压缩气体原料进口,压缩气体蒸发器下腔位置设有压缩气体蒸发器出口,压缩气体预冷器上腔位置设有压缩气体成品出口,压缩气体预冷器下腔位置设有压缩气体预冷器进口,冷却水冷凝器上腔位置设有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冷凝器下腔位置设有冷却水进口,制冷剂冷凝腔位置设有制冷剂冷凝器进口和制冷剂冷凝器出口,压缩气体蒸发器出口连接气水分离器的进口,气水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气体预冷器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锦志,未经林锦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5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及家用两用充电式柳橙机
- 下一篇:测温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