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湿粕脱溶的蒸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3366.9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国;李万振;张立国;于殿宇;刘飞;刘丹怡;解桂东;关忠;张欢;孙贺;孙立斌;马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湿粕脱溶 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脱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湿粕脱溶的蒸脱机。
背景技术
浸出法制油是目前各个大型制油厂普遍采用的方法。蒸脱机在直接浸出的湿粕脱溶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蒸脱机主要由预托盘、蒸脱层、热风层、冷风层组成。蒸脱层利用直接蒸汽与湿粕直接接触对其进行脱除溶剂,但这种蒸脱机对溶剂湿粕进行蒸脱时,蒸脱溶剂的效果不好,并且粕的温度较低,所用蒸汽量大,能源利用率低。从蒸脱机出来的成品粕中含有部分的结块,粕水分偏高,粕中尿素酶不稳定,造成粕易结团,蒸汽难以进入,内部传质和传能的阻力大,间接加热效果差,结团粕内部溶剂蒸脱困难,易造成残溶增加,内部溶剂及水分难以挥发,影响成品成品粕的外观和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蒸脱机在浸出湿粕脱溶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低、蒸汽消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湿粕脱溶的新型蒸脱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含有机体(1)、搅拌轴(12)、料位指示器(13)、蒸汽出口(14)、进料口(15)、刮刀(16)、出粕绞龙(17)、花盘(18)、花盘(19)、下料孔(20)、下料孔(21)、拉筋(22)、拉筋(23)、直接蒸汽喷口(24)。所述搅拌轴(12)自下而上贯穿整个机体(1)。料位指示器(13)一端插入机体(1)内。蒸汽出口(14)安装在以搅拌轴(12)为对称轴且与进料口(15)对称的机体(1)上部。进料口(15)安装在机体(1)的上部。刮刀(16)用抱瓦固定在搅拌轴(12)上。出粕绞龙(17)安装在机体(1)的下部。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内部自上而下设有预脱层(2)、预脱层(3)、预脱层(4)、预脱层(5)、预脱层(6)、蒸脱层(7)、蒸脱层(8)、烘烤层(9)、热风层(10)、冷风层(11)。花盘(18)与机体(1)的内壁焊接在预脱层(2)底部,花盘(18)与机体(1)的内壁焊接在预脱层(3)底部,花盘(18)与机体(1)的内壁焊接在预脱层(4)底部,花盘(18)与机体(1)的内壁焊接在预脱层(5)底部,花盘(18)与机体(1)的内壁焊接在预脱层(6)底部。花盘(19)与机体(1)的内壁焊接在蒸脱层(7)底部,花盘(19)与机
体(1)的内壁焊接在蒸脱层(8)底部。
花盘(18)由两层焊接板构成,两层焊接板用拉筋(22)固定,拉筋(22)构成花盘(18)的38个通孔,通孔直径Φ13.72mm;花盘(18)远离中心的一侧设置下料孔(20)。
花盘(19)由两层焊接板构成,两层焊接板用拉筋(23)固定,拉筋(23)构成花盘(19)的10个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直径Φ89mm;花盘(19)远离中心的一侧设置下料孔(21);花盘(19)均匀分布2800个直接蒸汽喷口(24),直接蒸汽喷口(24)直径Φ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含溶剂湿粕进入蒸脱机的预脱层后,先利用蒸脱层蒸脱出来的二次蒸汽对湿粕进行加热,能较好地利用好二次蒸汽放出的热量,同时对湿粕进行预脱溶剂。本设计结构减少直接蒸汽的消耗量,减少生产成本,粕的质量达到了标准,增加了产量,节能3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花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3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