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铜密封盖浇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9899.4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8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虹宇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0 | 分类号: | B22C9/20;B22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密封 浇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筑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铜密封盖浇筑模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抗氧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较高,因此铜密封盖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传统的模具一次只能浇筑一个密封盖,生产多个密封盖需要进行多次浇筑,生产效率较低,而且传统的模具所生产的的铜密封盖存在密封性能较差,装卸不方便等缺点,同时传统的模具所生产的的密封盖没有观察孔,若要观察容器或者密封件内的情况需要打开密封盖,操作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铜密封盖浇筑模具,能够一次性浇筑多个密封盖,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够有效提高密封盖的密封性能,生产的密封盖装卸更加便捷,同时能够方便的观察容器或者密封件内部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铜密封盖浇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若干凹槽结构,每个凹槽结构的边缘设有环形突起,凹槽结构内设有把手凹槽,凹槽结构的底表面上设有若干柱形突起,若干凹槽结构之间通过若干连接通道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结构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凹槽结构、第二凹槽结构、第三凹槽结构和第四凹槽结构,所述连接通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实现一次浇筑就可以生产多个铜密封盖,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结构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第四凹槽结构相连通,第二凹槽结构通过第二连接通道与第三凹槽结构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与第二连接通道互相交叉贯通呈“X”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突起位于凹槽结构边缘的中心位置,环形突起的厚度为凹槽结构深度的四分之一,所述柱形突起的数量为三个,柱形突起呈环形阵列分布于凹槽结构的底面上,柱形突起的高度等于凹槽结构的深度,使得生产的铜密封盖具有把手结构和观察孔,便于装卸,能在不打开密封盖的情况下方便的观察容器或者密封件内部的情况,设有环形突起的位置在浇筑形成的铜密封盖边缘会形成一个环形凹槽,可以在环形凹槽内安装橡胶圈,能有效提高模具所生产的铜密封盖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通道将若干凹槽结构互相连通,使得一次性浇筑能够生产多个密封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生产的每个铜密封盖具有把手结构和观察孔,便于装卸,能在不打开密封盖的情况下方便的观察容器或者密封件内部的情况,设有环形突起的位置在浇筑形成的铜密封盖边缘会形成一个环形凹槽,可以在环形凹槽内安装橡胶圈,能有效提高模具所生产的铜密封盖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铜密封盖浇筑模具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主视图。
图中:1-模具本体、2-凹槽结构、3-环形突起、4-把手凹槽、5-柱形突起、21-第一凹槽结构、22-第二凹槽结构、23-第三凹槽结构、24-第四凹槽结构、61-第一连接通道、62-第二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铜密封盖浇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上设有若干凹槽结构2,每个凹槽结构2的边缘设有环形突起3,凹槽结构2内设有把手凹槽4,凹槽结构2的底表面上设有若干柱形突起5,若干凹槽结构2之间通过若干连接通道相连接,所述凹槽结构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凹槽结构21、第二凹槽结构22、第三凹槽结构21和第四凹槽结构24,所述连接通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连接通道61和第二连接通道62,所述第一凹槽结构21通过第一连接通道61与第四凹槽结构24相连通,第二凹槽结构22通过第二连接通道62与第三凹槽结构23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通道61与第二连接通道62互相交叉贯通呈“X”形状,所述环形突起3位于凹槽结构2边缘的中心位置,环形突起3的厚度为凹槽结构2深度的四分之一,所述柱形突起5的数量为三个,柱形突起5呈环形阵列分布于凹槽结构2的底面上,柱形突起3的高度等于凹槽结构2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虹宇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虹宇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98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心电导线清洁器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加工固定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