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型电梯导轨扭曲矫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5846.5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1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东方高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6 | 分类号: | B21D3/16;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315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导轨 扭曲 矫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导轨矫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T型电梯导轨扭曲矫直机。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现代社会对电梯的需求也愈来愈大。电梯导轨是电梯设备最重要的基础配套部件之一,是对轿厢产生水平激励的重要振源之一,是影响电梯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重要部件,因此,电梯导轨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扭曲度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厂。
电梯导轨经过高速拉床切削、大背铣等工序后,大多数电梯导轨的扭曲度达不到规定要求,需要扭曲矫直机进行扭曲矫直。电梯导轨所需要的矫直量、需要怎样矫直、夹持电梯导轨位置在哪以及施加多大的扭矩全依赖于对导轨扭曲度进行测量所得的数据。传统的电梯导轨检验和矫直一般均由人工完成,操作工人凭着个人感觉、经验判断电梯导轨矫直量,因此矫直一般需要人工反复校验,多次矫直;而人工矫直存在着矫直难度大、矫直过程繁琐、多次矫直扭曲度仍达不到性能指标等问题。这样不仅无法实现高精度导轨的工艺要求,也不能满足批量生产加工的需要。因此,如果能在线对工件的扭曲度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对导轨弯曲部分进行矫直,可以显著的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电梯导轨的生产效率,并且也保证电梯导轨的质量。为实现电梯导轨扭曲度的自动精确测量和自动准确矫直,设计开发出具有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化的精密导轨矫直机已成为电梯导轨行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自动对导轨进行精确检测,并可局部进行矫直的全自动T型电梯导轨扭曲矫直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型电梯导轨扭曲矫直机,包括工作平台和位于工作平台上的多个导轨升降装置、扭曲度检测装置和扭曲矫直装置;所述扭曲矫直装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工作平台两端,所述扭曲度检测装置位于工作平台一侧;所述两扭曲矫直装置之间还设有导轨支撑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两扭曲矫直装置结构相同,包括环形力矩电机、与环形力矩电机相连的转动头,位于扭曲矫直装置后部的轴向驱动力矩电机及位于扭曲矫直装置下端的平行设置的两条高精密直线导轨Ⅳ,所述轴向驱动力矩电机与扭曲矫直装置相啮合的滚珠丝杠副Ⅳ一端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头上设有与T型电梯导轨相匹配的T型卡口,位于工作平台两端的扭曲矫直装置上的两T型卡口相对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扭曲度检测装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两扭曲矫直装置内侧;所述扭曲度检测装置包括与工作平台垂直设置的固定平板、固定设置在固定平板上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高精密直线导轨Ⅲ和与高精密直线导轨Ⅲ滑动连接滑动托板,所述滑动托板上设有激光位移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平板上还固定设有滚珠丝杠副Ⅲ,所述滚珠丝杠副Ⅲ一端与固定平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小型驱动力矩电机Ⅲ,所述滑动托板内侧与滚珠丝杠副Ⅲ相啮合;所述滚珠丝杠副Ⅲ靠近小型驱动力矩电机Ⅲ一侧设有丝杠固定支架。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有两个,均固定设置在滑动托板外侧,所述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上下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轨升降装置有四个,其中两个对称设置在工作平台两端的导轨扭曲矫直装置的外侧,另两个位于两扭曲矫直装置之间,位于两扭曲矫直装置之间的两导轨升降装置相对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四个导轨升降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升降平台、位于升降平台下端两侧的两高精度直线导轨Ⅱ,和位于升降平台下端中部的驱动升降平台升降的气缸,所述升降平台一侧还设有驱动升降平台左右移动的小型驱动力矩电机Ⅱ和与其相连的滚珠丝杠副Ⅱ。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轨支撑装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两扭曲矫直装置和内侧的导轨升降装置之间,所述两个导轨支撑装置均包括支撑平台、位于支撑平台下端且与支撑平台滑动连接的高精密直线导轨Ⅴ,所述支撑平台上还设有滚珠丝杠副Ⅴ和位于滚珠丝杠副Ⅴ一端的小型驱动力矩电机Ⅴ。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轨升降装置有上、中、下三种位置状态:处于上位置时,所述升降平台水平面与传输线水平面重合;处于中位置时,所述升降平台上的电梯导轨中心线与所述转动头中心线相重合;位于下位置时,所述升降平台水平面低于导轨支撑平台水平面15~25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东方高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东方高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58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态板型毛坯折弯装置
- 下一篇:膜片校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