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挠性电路板缺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4528.7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9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胡跃明;何继贤;吴忻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付茵茵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路板 缺陷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的视觉检测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电路板缺陷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实现电气连接的主要组件,但由于生产过程中各种可能的误差存在,电路板上存在如短路、开路、鼠咬、残铜、划痕等各种各样的显性缺陷。这些缺陷都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及稳定性,所以电路板的缺陷检测环节极为重要。
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主要是借助高倍数显微镜,利用人自身的辨识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行缺陷检测,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漏检率高、速度慢、成本高等特点,在精确性、高效性、稳定性方面,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已经跟不上现代印刷电路板生产工艺的步伐。
面对当今印刷电路板的线宽线距越来越小,图像密度越来越高的特点,自动化的缺陷检测设备越来越受到了业界的关注。自动光学检查系统(AOI: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智能检测手段,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摄像头对待测电路板进行局部放大拍摄获取图像,得到多张局部图;然后,对获取到的多张局部图像进行拼接融合处理得到一张完整图;最后,利用模式识别技术把一张完整图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标准图比较,把缺陷所在的位置、特征、数量等信息显示出来,以便进行修复。
AOI检测虽然可以取代传统人工检测进行长时间、高精度的电路板缺陷检测,但是由于待测电路板与标准电路板(标准图)之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相同,而计算机现阶段不具备人类的辨识和容错能力,所以AOI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误报率比较高。同时,将一张完整图与标准图全图比较找出显性缺陷,耗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有效降低误报率的一种新型挠性电路板缺陷检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挠性电路板缺陷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检测平台和输送待测电路板的传送带;它还包括XY轴运动平台和两个沿着X轴方向设置的摄像头;两块待测电路板依次平放在沿着X轴方向设置的传送带上,传送带安装在检测平台上;两个摄像头通过XY轴运动平台正对待测电路板的上平面平移,一个摄像头对应一块电路板。
两个摄像头之间通过距离可调的连接杆连接。
XY轴运动平台包括X轴导轨和Y轴导轨;连接杆通过Y轴导轨在Y轴方向上平移,Y轴导轨通过X轴导轨在X轴方向上平移;X轴方向与Y轴方向相互垂直。
X轴导轨和Y轴导轨通过电机驱动。
一种新型挠性电路板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两个摄像头同时对两块待测电路板的相同区域采集图像,得到局部图;通过比较两块待测电路板的相同区域的局部图间的异同,生成缺陷显著图、位置特征显著图和对象特征显著图;b.缺陷显著图记录潜在显性缺陷的位置;通过位置特征显著图和对象特征显著图生成配准用的特征,把每块待测电路板对应的局部图拼接成完整图,得到对应两块待测电路板的两张完整图;c.在完整图中,潜在显性缺陷处逐一与标准图比较,找出显性缺陷,剔除误判的显性缺陷。
步骤b得到完整图后,将完整图整体和标准图进行比对,找出隐性缺陷。
显性缺陷包括:短路、断路、空洞、残铜和划痕。
隐性缺陷包括:线宽误差和线距误差。
步骤a中,根据待测电路板的大小调整两摄像头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两个摄像头同时对两块待测电路板的相同区域采集图像,得到多张局部图;通过横向比较两块待测电路板之间相同区域局部图之间的异同,生成缺陷显著图、位置特征显著图及对象特征显著图。缺陷显著图记录潜在的显性缺陷位置,即标记潜在显性缺陷的位置。利用位置特征显著图和对象特征显著图生成配准用的特征;根据得到的配准用特征,验证它们对平移、缩放、旋转等仿射变换的不变性;确认一个特别显著的特征后,就进行图像配准,估算映射关系的参数,并进行图像的重采样和变换;通过变换后图像反馈,修正调整配准参数;完全变换后的差图像反馈回去对缺陷显著图部分进行修正,增强真正的缺陷,抵消某些误报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4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机车或动车用摆动式接地夹
- 下一篇: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