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漫射柔光型LED灯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3099.1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1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董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科迪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6 | 分类号: | H01L33/56;H01L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漫射 柔光 led 灯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珠,尤其是涉及一种漫射柔光型LED灯珠。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发光二极管(英语:Light-Emitting Diode,LED简称) 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这种电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现,早期只能发出低光度的红光,之后发展出其他单色光的版本,时至今日能发出的光已遍及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光度也提高到相当的光度。而用途也由初时作为指示灯、显示板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二极管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显示器、电视机采光装饰和照明。LED灯珠即发光二极管,在一些场合下,人们需要柔和的光线,而一般的LED灯均比较刺眼,不符合人们的感官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漫射柔光型LED灯珠,以提供一种具备漫射柔光效果的LED灯珠,以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漫射柔光型LED灯珠,包括环氧树脂封装体,在所述环氧树脂封装体内设有LED发光芯片,在所述环氧树脂封装体的尾部设有与LED发光芯片相连的阴阳极引脚,在所述环氧树脂封装体的外侧上、下依次为透明层和磨砂涂层,在所述透明层和磨砂涂层分界处设有扩光罩,所述扩光罩具有呈喇叭状结构的开口,且所述扩光罩的喇叭状开口朝向透明层的方向,在所述扩光罩的内侧涂覆有镀铬层,在所述环氧树脂封装体的顶端设有向外凸起的透镜。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扩光罩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片。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所述LED发光芯片的前半部分位于透明层处,后半部分位于磨砂涂层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改变传统的直通式的LED灯珠的结构,采用磨砂以及扩光的方式,以达到漫射柔光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LED发光刺眼的效果,极具美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环氧树脂封装体,11.透明层,12.磨砂涂层,2.LED发光芯片,3.阴阳极引脚,4.扩光罩,5.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漫射柔光型LED灯珠,包括环氧树脂封装体1,在所述环氧树脂封装体1内设有LED发光芯片2,在所述环氧树脂封装体1的尾部设有与LED发光芯片2相连的阴阳极引脚3,在所述环氧树脂封装体1的外侧上、下依次为透明层11和磨砂涂层12,在所述透明层11和磨砂涂层12分界处设有扩光罩4,所述扩光罩4具有呈喇叭状结构的开口,且所述扩光罩4的喇叭状开口朝向透明层11的方向,在所述扩光罩4的内侧涂覆有镀铬层,在所述环氧树脂封装体1的顶端设有向外凸起的透镜5。
在所述扩光罩4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片。
所述LED发光芯片2的前半部分位于透明层11处,后半部分位于磨砂涂层12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改变传统的直通式的LED灯珠的结构,采用磨砂以及扩光的方式,以达到漫射柔光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LED发光刺眼的效果,极具美感。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科迪光电有限公司,未经长兴科迪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3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事件驱动的网络视频报警器
- 下一篇:智能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