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风光互补电子警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7031.2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2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康道交通设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H02J7/00;H02J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6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风光 互补 电子警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政领域,尤其涉及智能风光互补电子警察。
背景技术
电子警察是目前成熟的一种技术,其在监控和摄像方面为社会交通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具有人力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是,目前的电子警察技术的缺点在于智能化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其还浪费了大量的能源,不符合目前的绿色发展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环保节能、智能化程度高的智能风光互补电子警察。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风光互补电子警察,其特征在于,包含电子眼,所述电子眼为摄像机和/或照相机,所述电子眼为方形,其上方壳体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子眼两侧的壳体也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均连接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电子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两侧的壳体上方铰接于电子眼上,其和电子眼之间还包含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子眼上有凹陷,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于壳体上,另一端能放入该凹陷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与蓄电池相连的风力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安装杆,所述电子眼安装于安装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含风力发电叶轮,所述风力发电叶轮安装于安装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蓄电池还连接市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子眼下方包含转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含风力发电叶轮有一个以上且其安装的角度和朝向不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蓄电池安装于安装杆上,其上方还包含防雨罩。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风能和太阳能能够交替使用,协同作用,共同为电子眼提供能量,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2为电子眼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安装杆;2.壳体;3.电子眼;4.风力发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智能风光互补电子警察,其特征在于,包含电子眼3,所述电子眼3为摄像机和/或照相机,所述电子眼3为方形,其上方壳体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子眼3两侧的壳体2也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均连接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电子眼3。本处至少实现的技术功能是利用壳体2产生的太能能为蓄电池充电,可以储存能量,本结构开创性地将太阳能电池板嵌入到壳体上,尤其是其能接触阳光的上表面和两侧,因此能够有效接收太阳能。
所述两侧的壳体2上方铰接于电子眼3上,其和电子眼3之间还包含支撑杆。通过以上结构能够调整两侧的壳体2的角度,进而适合各种情况下的阳光照射,进而正确最大的太阳能吸收效率。
以下提供一种实现的方式:
所述电子眼3上有凹陷,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于壳体2上,另一端能放入该凹陷中。
还包含与蓄电池相连的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共同作用,能够使得整体的能量储备更高效。
还包含安装杆1,所述电子眼3安装于安装杆1上。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含风力发电叶轮,所述风力发电叶轮安装于安装杆1上。
所述蓄电池还连接市电。蓄电池连接市电,因此能够用丰厚的后续能源为蓄电池提供能量,以获得更好的能源效率。
所述电子眼下方包含转盘。即所述的电子眼能够看到各个角度的情况。
所述含风力发电叶轮有一个以上且其安装的角度和朝向不一致。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各个方向的风力,进而为蓄电池提供更多的能量。
所述蓄电池安装于安装杆1上,其上方还包含防雨罩。因此能够有效防止供电蓄电系统进水。
本文所述的电子眼可以使摄像机或者照相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康道交通设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康道交通设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7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