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泳导入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6529.7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宏强富瑞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0 | 分类号: | A61N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付兴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泳 导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入仪,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泳导入仪。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人体进行美容用的导入仪产品分为超声波型和电脉冲型,无论是超声波型还是电脉冲型,其最终目的都是把精华素导入皮肤,超声波导入仪的原理就是以高频率的震荡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精华素的吸收;电脉冲型其基本原理是在治疗部位产生电泳现象,利用电穿孔和电渗透现象,促进活性分子的吸收。
但是目前市场上产品操作不方便,治疗身体、面部、眼睛和胸部共用一个调节旋钮,对于更换不同工作头时应调节相应的能量来适应治疗部位,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泳导入仪,通过本技术方案,为适应市场需求,方便客户应用,通过四个调节按钮调节来对四个治疗部位的能量进行调节,当手动切换不同治疗部位时,换取相应工作头时即可对治疗部位进行治疗,不用担心在某一治疗部位时能量过大,刺激皮肤,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泳导入仪,包括有导入器、手具和负极板,所述手具和负极板分别经连接线与导入器相连接,所述导入器由外壳、液晶显示板和液晶控制板构成,所述外壳正面设置有空缺,液晶显示板设置在液晶控制板上,所述液晶显示板设置在外壳空缺处,所述液晶控制板固定在外壳空缺四周的外壳内侧面上,所述外壳正面液晶显示板下方水平方向均匀设置有身体部位调节旋钮、 面部部位调节按钮、胸部部位调节按钮和眼睛部位调节按钮,所述身体部位调节旋钮、 面部部位调节按钮、胸部部位调节按钮和眼睛部位调节按钮分别与液晶控制板上各自对应的控制端相配合。
所述外壳正面设置有急停开关和钥匙开关,在外壳背面下方分别设置有电源插口、手具插口、负极板插口和USB升级口,所述手具和负压片上分别设置有手具连接插头和负极板连接插头,所述手具连接插头和负极板连接插头分别插装在所对应的手具插口和负极板插口中。
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手具插座,所述手具插装在手具插座中,所述外壳另一侧上设置有数个手具工作头放置座,数个不同规格类型的工作头分别放置在放置座中。
所述外壳背面中间位置有向上竖直设置的T型挂架,在T型挂架的横杆两端上设置有向下成凹状的挂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泳导入仪,通过本技术方案,为适应市场需求,方便客户应用,通过四个调节按钮的分别对四个治疗部位的能量进行调节,当手动切换不同治疗部位时,换取相应工作头时即可对治疗部位进行治疗,不用担心在某一治疗部位时能量过大,刺激皮肤,减小疼痛,并且通过液晶显示板即时工作情况和工作提示,工作停止时,手具可以方便的放置到手具插座中,以保持手具及手具工作头的清洁,需要更换工作头时,可方便的取下进行更换,为了方便工作,手具和负极板的连接线分别缠挂在T型挂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手具的整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负极板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导入器、2手具、3负极板、4连接线、5外壳、6液晶显示板、7液晶控制板、8空缺、9身体部位调节旋钮、10面部部位调节按钮、11胸部部位调节按钮、12眼睛部位调节按钮、13急停开关、14钥匙开关、15电源插口、16手具插口、17负极板插口、18 USB升级口、19手具连接插头、20负极板连接插头、21手具插座、22放置座,23工作头、24 T型挂架、25挂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泳导入仪,包括有导入器1、手具2和负极板3,所述手具2和负极板3分别经连接线4与导入器1相连接,所述导入器1由外壳5、液晶显示板6和液晶控制板7构成,所述外壳1正面设置有空缺8,液晶显示板6设置在液晶控制板7上,所述液晶显示板6设置在外壳5空缺8处,所述液晶控制板7固定在外壳5空缺8四周的外壳5内侧面上,所述外壳5正面液晶显示板6下方水平方向均匀设置有身体部位调节旋钮9、 面部部位调节按钮10、胸部部位调节按钮11和眼睛部位调节按钮12,所述身体部位调节旋钮9、 面部部位调节按钮10、胸部部位调节按钮11和眼睛部位调节按钮12分别与液晶控制板7上各自对应的控制端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宏强富瑞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宏强富瑞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6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联合收割机
- 下一篇:基于复合窗口模板计算指纹方向场的快速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