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转向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5816.6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熊宇迪;丁建;秦廷海;吴迪;罗谢盼;姜立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能创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于汽车上的转向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于赛车的轻量化转向节。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是汽车上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具有很高的强度要求。因此,人们对转向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便形成了当今社会上汽车中形形色色的转向节结构,不断提升汽车的性能。通常情况下,转向节会采用淬火的方式对其进行优化,然而表面淬火处理不易操作,淬火硬化层的性能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转向节硬化层深度不好控制,硬化层深度增加,疲劳强度增加,但硬化层深度过深时表层是压应力,因而硬化层深度过大,疲劳强度反而下降,并使工件脆性增加。而硬化层深度浅则达不到效果,这就对转向节的性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对汽车轮起支撑作用的轴杆影响更为巨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3057590A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汽车转向节,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一侧设有轴杆,另一侧设有两叉耳,在所述叉耳上分别设有销孔,所述轴杆表面设有渗碳强化层。即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高强度转向节通过在转向节的轴杆表面设置渗碳强化层,来使得转向节成为硬度高,耐磨性能好,疲劳强度高,抗冲击负荷大的高强度转向节。
但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高强度转向节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转向节采用实心制造而成,重量惊人,强度过剩、尺寸比较短小而且加工工艺过程比较复杂,只适用于汽车领域这样的大批量生产方式, 而不能满足赛车领域对于轻量化的要求,所谓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重量轻了,可以带来更好的操控性,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能够产生更高的加速度,车辆轻,起步时加速性能更好,刹车时的制动距离更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转向节为实心制造,重量大,加工工艺复杂,进而提供一种重量轻,易于加工,能满足赛车领域轻量化要求的轻量化转向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转向节,其包括适合与悬架系统连接的转向节骨架,设置在所述转向节骨架上的轮轴和制动耳朵,所述转向节骨架为表面镂空有图案的面板,所述轮轴垂直于所述面板设置。
所述制动耳朵设于所述转向节骨架的厚度方向上的侧壁上,且靠近所述轮轴设置。
所述制动耳朵与所述转向节骨架焊接固定。
所述转向节骨架的远离所述轮轴的一端,以及所述转向节骨架的中部均设有穿透所述面板厚度的叉臂连接孔,每个所述叉臂连接孔的侧壁上成型有穿透所述叉臂连接孔侧壁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将插入所述叉臂连接孔内的所述悬架系统上的叉臂与所述转向节骨架连接。
所述叉臂连接孔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面板远离所述轮轴的一端,以及所述面板的中部。
所述面板远离所述轮轴的一端上还设有一个固定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孔的侧壁上成型有穿透所述固定连接孔侧壁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将插入所述固定连接孔内的所述悬架系统上的连杆与所述转向节骨架连接。
所述螺栓孔内都套有用于增强耐磨性的螺栓孔套。
所述转向节骨架包括倒梯形面板部分和长方形面板部分,所述轮轴设于所长方形面板部分上。
所述轮轴设置在所述长方形面板部分未与所述倒梯形面板部分相连的一端端部处。
所述转向节骨架和所述轮轴为一体成型。
所述图案为若干三角形构成,且分别成型在所述转向节骨架1的正面、背面以及两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向节骨架为表面镂空有图案的面板,所述轮轴垂直于所述面板设置,即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向节骨架成型为面板型,使得所述转向节骨架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且便于在该面板型的所述转向节骨架上加工出镂空图案,因此具有该所述转向节骨架的转向节,在保证该转向节的强度的同时,具有重量轻,易于加工制作的特点,能够满足赛车领域轻量化的要求。
(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向节骨架包括倒梯形面板部分和长方形面板部分,所述轮轴设于所长方形面板部分上,从而该转向节既能顺利与悬架系统进行连接,又能满足该转向节下部要安装车轮的要求,使得车轮在行驶过程中不断的绕所述轮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能创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能创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5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水垫的阻燃服装
- 下一篇:一种自卸汽车货箱翻转座支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