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5710.6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6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吕江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江英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周鲜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一般通过外包装膜直接将电芯本体封装于其内部。在制造锂电池的过程中,会对锂电池进行预充,预充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体,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真空抽气。现有的锂电池在真空抽气过程中会有部分电解液被抽出,从而形成一种贫液电池,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旨在降低抽气过程中的电解液损耗量,并提供电解液的储存空间,从而提高锂电池含有的电解液量,进而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电芯本体、外包装膜和紧贴于所述电芯本体设置的至少一个具有空腔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空腔开设有朝向所述电芯本体的开口,所述外包装膜包裹所述电芯本体和支撑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设有与所述电芯本体的极耳适配的第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设有若干与所述空腔相通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紧贴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侧面设置,所述侧面为与所述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相切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沿所述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呈C字形。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沿所述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呈E字形。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电芯本体接触的端部具有与所述电芯本体适配的弧面。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与所述电芯本体接触的一端部向与另一端部相对的方向延伸形成凸块,且所述凸块紧贴所述电芯本体表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锂电池内紧贴电芯本体设置至少一具有空腔的支撑件,且该支撑件的空腔开设有朝向电芯本体的开口,并通过外包装膜包裹电芯本体和支撑件;该支撑件的空腔可以储存电解液,当需要对锂电池进行抽气时,降低了抽气过程中的电解液损耗量,从而提高了锂电池含有的电解液量,进而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第六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第七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第八实施例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电芯本体10、外包装膜20和紧贴于电芯本体10设置的至少一具有空腔301的支撑件30,支撑件30的空腔301开设有朝向电芯本体10的开口302,外包装膜20包裹电芯本体10和支撑件30。
本实施例中,电芯本体10的顶部设有极耳(图中未标示),其中,电芯本体10内填充有电解液。
外包装膜20可以为铝塑膜。
支撑件30紧贴于电芯本体10的侧面设置,其中,电芯本体10的侧面为与电芯本体10的厚度方向相切的表面。将支撑件30设于电芯本体10的侧面,支撑件30与电芯本体10之间的固定效果更好,且更便于对电芯本体10进行抽气。其中,电芯本体10的侧面包括设有极耳的顶部、与顶部相对的底部、以及位于电芯本体10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两个侧端。当支撑件30设于电芯本体10的顶部时,支撑件30上设有与极耳适配的第一通孔(图中未标示)。由于电芯本体10上设有两个极耳,所以该支撑件30设置两个第一通孔。将支撑件30安装至电芯本体10时,电芯本体10上的两个极耳分别穿过各自对应的第一通孔。
支撑件3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支撑件30,即在电芯本体10的两个侧端各设置一个支撑件30。应当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设置。
支撑件30可以由金属、塑胶或木质材料制成,制造材料应具有一定的硬度,且能够在大气压力下保持原有的形状。应当说明的是,支撑件30也可由其他材料制成,只要能满足本实施例中的硬度条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江英,未经吕江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5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型接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绝缘LED支架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