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5031.0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0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生;唐浩;王孝国;丁敏;郭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260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微波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干燥装置,特别是涉及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微波干燥装置,物料装入盛料容器中,盛料容器在传送带的承载下,运行至微波干燥器位置,物料在微波干燥器的作用下干燥,然后再将干燥的物料从盛料容器中转出至物料收集装置,如物料桶或物料箱中,这种微波干燥装置存在着不足,由于盛料容器会吸收较多微波能量,因而降低了微波干燥的效率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微波干燥装置的干燥效率和效果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干燥效果和效率高的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
一种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设置有上料区、干燥区和卸料区,包括:
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依次经行所述上料区、干燥区和卸料区;
储料框,所述储料框固定于所述上料区,所述储料框的下开口靠近所述干燥区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储料框的下开口的边缘与所述传送带平齐,所述储料框的下开口的覆盖范围位于所述上料区内;
微波干燥器,所述微波干燥器位于所述干燥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料框为四方框体储料框,所述四方框体储料框包括四条框边,其中两条框边与所述传送带的运行方向垂直;所述缺口高度为1-2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两侧的边缘分别凸设有突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还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设置于所述缺口和所述微波干燥器之间的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刮板下边缘平行于所述传送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板可升降地贴合设置于所述缺口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板可水平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卸料区的末端还设有收集干燥物料的料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还设置有微波功率调节机构和传送带调节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还设有湿料上料装置,所述湿料上料装置包括储料罐、回料泵、管道和搅拌罐,所述储料罐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回料泵,再经由所述管道连接所述搅拌罐,所述搅拌罐设有带阀门的流出管,所述流出管通向所述储料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还设有干料上料装置,所述干料上料装置为自动送料装置,所述自动送料装置与所述储料框连接。
上述的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物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储料框的缺口中流出,并依靠其表面张力铺设于传送带上。物料在传送带的传送下进入微波干燥器的位置干燥,物料干燥后进入卸料区。上述的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省略了盛料容器,减少了盛料容器对微波的吸收,使得大部分的微波能量都用于物料的干燥,因而提高了微波干燥的效果和效率。
此外,上述的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工艺简单,物料上料卸料容易,物料自动从储料框的缺口进入并铺设于传送带上,干燥后随传送带运送至卸料区,从而实现物料不间断的连续干燥,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由于采用微波干燥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干燥,因而降低了能耗和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湿料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传送带微波干燥装置,如图1所示,设置有上料区120、干燥区140和卸料区160,还包括传送带100、储料框200和微波干燥器300。传送带100依次经行上料区120、干燥区140和卸料区160。储料框200固定于上料区120,储料框200的下开口靠近干燥区140的一侧开设有缺口220,储料框200的下开口的边缘与传送带100平齐,储料框200的下开口的覆盖范围位于上料区120内。微波干燥器300位于干燥区140。
传送带100优选为不易沾附物料的传送带,更优的,传送带100为聚四氟乙烯传送带,物料干燥后不会沾附于聚四氟乙烯传送带,减少了干燥过程中物料的损失。物料从储料框200上开口加入储料框200中,储料框200的下开口的边缘与传送带100平齐,防止物料从除缺口220外的位置外流,造成物料的浪费。储料框200的下开口的覆盖范围位于上料区120内,即储料框200的下开口没有延伸出传送带100的范围,以避免物料从下开口与传送带100之间的缝隙中泄露出去,造成物料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5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