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磨损、防堵塞、防扬尘的落料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0177.6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伟;姜奎;卢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伟 |
主分类号: | B65G47/44 | 分类号: | B65G47/44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张天禧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损 堵塞 扬尘 落料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物料传输机械领域,涉及落料管,具体是一种防磨损、防堵塞、防扬尘的落料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料传输系统,如煤炭、矿石等物料的传输,通常采用多级皮带机转运,在上下相邻两级皮带机的首尾之间必须通过矩形溜管衔接导流。在溜管导流落料的作业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
(1)斜状矩形溜管因受物料的冲刷磨损,容易变形破损,使用寿命较短;
(2)物料在溜管内易出现粘结堵塞,导致溜管不畅通,影响正常传输;
(3)物料在溜管内落料中,因受“活塞”现象作用,容易扬尘,被压排到溜管出口外的场所周围,造成严重空气污染。
长期以来,煤炭、矿山、物料场、火电厂、建筑材料厂等行业,在物料传输环节中,因溜管存在上述缺陷,迫切需要有一种能够解决问题的新型溜管,而至今还未发现有关本发明创造的新型溜管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能够防磨损、防堵塞、防扬尘的“三防”落料管,尽快提供社会市场,满足工农业用户需求。
本发明创造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防磨损、防堵塞、防扬尘的落料管,其结构包括:落料管的管体,矩形进料口,矩形出料口,其中,矩形进料口与矩形出料口之间的管体呈五面型管体,所述五面型管体有三面竖侧板,一面斜侧板和一面斜下板,斜下板与三面竖侧板底沿相连接,在斜下板的内板面上方设置有回转叶片,在斜侧板上开设有收尘口,构成一种防磨损、防堵塞、防扬尘的“三防”落料管。
还在所述斜下板的内板面上布设鱼鳞状耐磨层。
本发明创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这种“三防”落料管,由于落料管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呈矩形口,保持了与上下级皮带机首尾部相衔接;由于管体呈五面型管体,其三面竖侧板所围成的通道能使物料垂直下落,避免了对管壁的冲击磨损;物料垂直下落在斜下板上,由于斜下板具有一定的倾角,该倾角可设定避开“冲刷角”范围之外,能有效减轻物料对斜下板的磨损;由于在斜下板上设置有回转叶片,不仅叶片转动能将斜下板上的物料强力刮出出料口,有效防治物料堵塞,而且在斜下板上暂留的物料还能保护斜下坡免受落料的直接冲击磨损;由于五面型管体的斜侧板与三面竖侧板围成的通道之间形成空腔,物料在管内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借助“活塞”现象在空腔内形成负压空气涡流,粉尘被倒吸卷回到空腔内,经斜侧板上的收尘口排出到收尘器加以处理,完全避免了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本发明创造的这种“三防”落料管,与现有的落料矩形溜管相比,结构新颖,设计巧妙,能有效解决传统物料溜管存在的三大弊端,具有防磨损、防堵塞、防扬尘,产生出预料不到的社会环保效应和工业运行效益等显著优点。
样机经试制并中试,运行稳定,性能良好,检测的多项指标符合且优于规定的标准,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创造一种防磨损、防堵塞、防扬尘的落料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具体结构。
本发明创造一种防磨损、防堵塞、防扬尘的落料管的实施例1,参见图1,其结构包括:落料管的管体1,矩形进料口10,矩形出料口6,管体1呈五面型管体,所述五面型管体包括有前、后、左三面竖侧板2,一面斜侧板8和一面斜下板3,斜下板3的前、后、左沿与三面竖侧板2的底沿相连接。斜侧板8与前、后面竖侧板的左沿相连接,前、后、左三面竖侧板的上沿与斜侧板的上沿围接成矩形进料口10,前、后二面竖侧板的下沿、斜侧板的下沿与斜下板的右沿围合成矩形出料口6,三面竖侧板围成通道11,斜侧板与前后竖侧板围合出的空腔9,在斜下板的内面上设置有回转叶片4,叶片由底部下方的动力机5驱动,在斜侧板的中上部位开设有收尘口7,构成一种防磨损、防堵塞、防扬尘的“三防”落料管。
本发明创造一种防磨损、防堵塞、防扬尘的落料管实施例2,其结构包括:在实施例1的结构中,还在所述斜下板的内板面上布设鱼鳞状耐磨层(图中未示)。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例1,试制出的“三防”落料管样机,经中间试验装机运行,效果非常理想,深受参试人员高度评价,建议及早批量生产,投放市场,满足广大用户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伟,未经张玉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01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