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路锥收放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8774.7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浩;胡锡龄;陶建民;周义勇;王强;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江桥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电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F9/012 | 分类号: | E01F9/012;F41H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锥收放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交通路锥自动码放和回收的路锥收放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国内在高速公路上维修保养作业时,交通路锥的放置和回收都是由2到3名施工人员站在道路工程车尾部沿着高速公路特定路线进行放置和回收操作的,这种作业方式的作业速度慢、安全系数低、交通路锥码放间隔不统一,特别是在交通流量大的城市快速道路作业时以上问题尤为突出。
而国外已经出现了交通路锥的自动放置和回收装置,根据资料收集,目前有英国、美国、法国、芬兰等国的公司研制开发了交通路锥自动收放系统并投入市场使用。目前国内没有交通路锥自动收放系统相关产品的生产厂家,属于国内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针对目前人工施放和回收路锥的现状,提供了一种用于交通路锥自动码放和回收的路锥收放箱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完成路锥的逐个发放及回收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路锥收放箱装置,包括卡板机构、提升机构以及摆锥机构,所述摆锥机构连接于提升机构上,所述卡板机构设置于摆锥机构的上方,摆锥机构通过提升机构的上下运动与卡板机构之间形成相对移动。
优选地,所述卡板机构包括:上插板、下插板、上电磁铁、下电磁铁和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上插板和下插板上下设置并与铁芯连接,所述上电磁铁通过弹簧与上插板之间磁连接,所述下电磁铁通过弹簧与下插板之间磁连接,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设置于卡板机构与摆锥机构相对接触位置处;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升降底板、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行星减速器、第一直齿轮、滑轮、钢丝轮、钢丝绳、第二位置传感器和第三位置传感器;
所述摆锥机构包括摆杆头、摆杆、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行星减速器、摆杆轴、第二直齿轮、第四位置传感器、第五位置传感器、集流环以及第六位置传感器;
其中,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安装于升降底板上,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行星减速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与钢丝轮连接,所述钢丝绳缠绕在钢丝轮上,所述钢丝绳与滑轮相连接,所述摆杆头设置于摆杆的顶端,所述摆杆通过摆杆轴的一端与第二行星减速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所述摆杆轴的另一端通过平键与第二直齿轮连接,所述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集流环设置于摆杆头与摆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提升机构的提升最高处和下降最低处;所述第四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摆杆机构的放锥位置处;所述第五位置传感器放置于摆杆机构的摆杆垂直位置处;所述第六传感器设置于卡板机构与摆锥机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卡板机构采用左右对称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路锥收放箱装置,还包括如下部件:
-电控子系统,包括电路连接的中控板、交流接触器、驱动器、操作面板和第一电源,所述电控子系统分别与卡板机构、提升机构和摆锥机构相连接,控制卡板机构、提升机构和摆锥机构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路锥收放箱装置,还包括如下部件:
-监控系统,包括电路连接的摄像头、显示屏和第二电源,所述监控系统分别与卡板机构、提升机构和摆锥机构相连接,显示卡板机构、提升机构和摆锥机构的运动状态。
优选地,所述路锥收放箱装置,还包括如下部件:
-回收箱,所述回收箱设置于路锥收放箱装置的背部。
优选地,所述路锥收放箱装置的背面部分与收放箱回转机构连接,便于非工作状态下将收放箱收回,避免超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在电控子系统的配合下,具有路锥自动收放和回收的功能,解决传统人工对路锥施放和回收的现状;
2、施放和回收的路锥能保证在同一放箱进行摆放,美观统一;
3、路锥收放箱装置以组件的形式构成,拆卸维修方便;
4、配备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路锥收放箱装置动作的过程,提高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路锥收放箱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路锥收放箱装置正面视图;
图3是路锥收放箱装置侧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江桥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电控研究所,未经上海浦江桥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电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8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绘图功能的旅行箱
- 下一篇:一种生产富铁硒蜜蜂幼虫蛋白粉的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