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辐射状POC结构的催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6898.1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2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广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辐射状 poc 结构 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辐射状POC结构的催化器。
背景技术
汽车催化器用于内燃发动机(包括但不局限于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的排气处理系统。汽车催化器一般包括DOC(氧化催化净化器)和POC(颗粒氧化净化器)。DOC能够氧化排气中的CO、HC等有害气体,POC能够去除排气中的的碳烟颗粒,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POC在进行碳烟颗粒捕集时,由于燃烧不充分、硫酸盐成分堆积等因素,会造成流道堵塞,而使气流无法正常通过,引发排气背压升高、排温增加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POC烧结毁坏。同时,根据气流分布规律,气流流速从中间往两边递减,而导致气流进入POC的流速不均匀,造成反应均衡,从而大大降低了POC的催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气流均匀进入POC反应以提高催化效率,同能能够有效避免POC烧结毁坏的汽车尾气催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完整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辐射状POC结构的催化器,包括:催化器本体、DOC及POC。
所述催化器本体前端设有进烟口,后端设有排烟口。
所述DOC设置于催化器本体内部前端靠近进烟口处。
所述POC设置于催化器本体内部后端靠近排烟口处。
所述POC内夹设有若干通烟流道。
所述通烟流道由POC的轴心处向外呈辐射状分布,通烟流道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辐射状POC结构的催化器,由于通烟流道按照POC的轴心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气流进入POC的所遇到的阻力由内向外逐渐降低,使得气流能够均匀的进入POC反应,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同时由于外围的通烟流道宽度较大,当碳烟和硫酸盐堆积过多,造成堵塞时,能够引导部分气体从外围的通烟流道流走,从而避免POC烧结毁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采用DOC+POC结构,应用广泛,制作工艺简单,捕集效率高,系统成熟,易于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排气气流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POC处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辐射状POC结构的催化器,结构如图1及图2 所示,包括:包括:催化器本体1、DOC2及POC3;所述催化器本体1前端设有进烟口4,后端设有排烟口5;所述DOC2设置于催化器本体1内部前端靠近进烟口4处;所述POC3设置于催化器本体1内部后端靠近排烟口5处;所述POC3内夹设有若干通烟流道6;所述通烟流道6由POC的轴心处向外呈辐射状分布,通烟流道6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由于将通烟流道6按照POC3的轴心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气流进入POC3的所遇到的阻力由内向外逐渐降低,使得气流能够均匀的进入POC3反应,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同时由于外围的通烟流道6宽度较大,当碳烟和硫酸盐堆积过多,造成堵塞时,能够引导部分气体从外围的通烟流道6流走,从而避免POC3烧结毁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广,未经胡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6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