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110KV电缆用的避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2886.1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樊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法伏安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2H9/04;H02H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110 kv 电缆 避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保护110KV电缆用的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建设发展很快,以往城区110kV架空线路很多被电缆所取代。目前,电缆两端常用无间隙避雷器作为保护电器,安装在杆塔上或杆塔电缆平台上(距地15m~35m)。无间隙避雷器(缩写为MOA)长期运行在持续运行电压下,又经常受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的侵袭,内部电阻片可能会发生老化。若密封不良、受潮、胶套劣化,就有可能发生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给人们生产及生活上带来极大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110KV电缆用的避雷装置。该避雷装置实现了避雷器本体不受系统持续运行电压的作用, 只有当系统遭到过电压侵袭时,避雷器才会动作,有效地限制过电压并保护了电缆及其他被保护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使用电力电缆的场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解决已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护110KV电缆用的避雷装置,主要包括避雷器本体、过渡法兰、绝缘支柱、可调电极及固定电极,所述避雷器本体两端分别设置上、下法兰并制成一体结构,所述绝缘支柱两端分别设置上、下法兰并制成一体结构,所述避雷器本体上的下法兰与地连接,上法兰通过过渡法兰与绝缘支柱上的下法兰连接,所述固定电极与过渡法兰连接,所述可调电极通过半圆环左、右移动,用于调节与固定电极的间距。
所述绝缘支柱上的上法兰与线路和被保护电缆连接。
所述半圆环与绝缘支柱上的上法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一种保护110KV电缆用的避雷装置,主要包括避雷器本体、过渡法兰、绝缘支柱、可调电极及固定电极,所述避雷器本体两端分别设置上、下法兰并制成一体结构,所述绝缘支柱两端分别设置上、下法兰并制成一体结构,所述避雷器本体上的下法兰与地连接,上法兰通过过渡法兰与绝缘支柱上的下法兰连接,所述固定电极与过渡法兰连接,所述可调电极通过半圆环左、右移动,用于调节与固定电极的间距。与己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避雷器本体不受系统持续运行电压的作用,不会造成电阻片劣化,避雷器不需要定期进行试验和维护,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维护费,节省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避雷器本体,1a、上法兰,1b、下法兰,2、过渡法兰,3、绝缘支柱,3a、上法兰,3b、下法兰,4、半圆环,5、可调电极,6、固定电极,7、线路,8、被保护电缆。
图2是本实用新型等效电路图。
图中:Z线是线路波阻抗,Z缆是电缆波阻抗,QF是电缆电容,QFH是电缆电容及负荷入口电容,C1‖Rp是电阻片的等效回路,C3是绝缘支柱电容,G是可调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保护110KV电缆用的避雷装置,主要包括避雷器本体
过渡法兰2、绝缘支柱3、可调电极5及固定电极6,所述避雷器本体1两端分别设置上、下法兰1a、1b并制成一体结构,所述绝缘支柱3两端分别设置上、下法兰3a、3b并制成一体结构,所述避雷器本体1上的下法兰1b与地连接,上法兰1a通过过渡法兰2与绝缘支柱3上的下法兰3b连接,所述固定电极6与过渡法兰2连接,所述可调电极5通过半圆环4左、右移动,用于调节与固定电极6的间距。所述绝缘支柱3上的上法兰3a与线路7和被保护电缆8连接,所述半圆环4与绝缘支柱3上的上法兰3a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它实现了避雷器本体不受系统持续运行电压的作用,不会造成电阻片劣化,避雷器不需要定期进行试验和维护,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维护费,节省人力和物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法伏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法伏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2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